•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当权不过如此TXT下载>>当权不过如此>> 第6章 人治巅峰(8)TXT下载

    当权不过如此: 第6章 人治巅峰(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6章 人治巅峰(8)

        我的这个说法,乍一听,不大容易理解。这么说吧,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的发明,早就试行过了。张居正开始对这个东西似乎兴趣不大、热情不高,所以直到他去世前才正式在全国推行。研究一条鞭法的专家梁先生在遣词造句上很严谨,按照他的说法,开始施行一条鞭法,是“我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嘉靖年间,张居正出生、科举、入仕,到隆庆年间入阁,隆庆六年中开始执政。显然,一条鞭法在他执政前,就已经开始施行了。

        实际上,在张居正还是五岁孩童的时候,当时内阁里有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就提出改革田赋制度,推行一条鞭法了。当时也有“议员”和地方官响应,并且在局部试行。此后,广东、浙江两省,一条鞭法普遍施行。后来,当国的徐阶——张居正的恩师,因为自身利益的考量,坚决反对施行一条鞭法,阻碍了推行的速度和广度。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徐阶下台后,到徐阶的家乡当“一把手”,就大刀阔斧清丈土地、施行一条鞭法。而当时高拱已经被徐阶排挤辞职回家,内阁里的当国者,都是徐阶的学生和追随者——李春芳、张居正、殷世儋,所以海瑞的努力也以失败而告终。

        张居正执政后,地方施行一条鞭法的积极性依然很高,不少地方都在搞。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恩师徐阶的影响,反正,在执政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张居正并没有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想法,甚至,对一些地方自发搞的,他还不大高兴。总的看来,似乎张居正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即:一条鞭法在南方实行可以,在北方不适合搞。

        所以,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个年头,他提出了两个同意试行一条鞭法的前提:一是在南方试行;二是必须由得力干部主持。这是张居正在写给家乡湖广省的“一把手”的信里说的。他说:“一条编之法,近亦有称其不便者。然仆(我)以为行法贵在人,又贵在地。此法在南方颇便,既与民宜,因之可也。但须得良有司行之矣。”

        从这封信里,我们似乎可以解读出这样的信号:第一,张居正对推行一条鞭法兴趣不大、热情不高,所以他一上来先说,你说一条鞭法不错,但最近也有人说不好;第二,他认为在南方可以搞;第三,有点被动同意的意思,所以用了“因之可也”的话,就是说,因袭以前的做法搞搞看也可以吧!第四,他认为南方也未必都可以搞,要有得力干部主持的地方才行。

        到了张居正执政的第六个年头,他依然是这个态度。而且是用皇帝的名义,以皇皇圣旨表达出来的,说推行一条鞭法,必须因地所宜,“不许一例强行”。

        此后,鉴于不少地方干部对推行一条鞭法热情挺高,吏部的杨副部长给张居正写信,要求他加强干预,并且点了几个地方的名字。张居正接到这封信以后,给杨副部长回信说,我已经拟旨,准备再发文件(圣旨),重申要因地制宜,“不必强行”;至于你信中点到的那些地方,你告诉这些省里的领导,文件马上就要下了,要贯彻执行这个文件,不要再搞了(原文是“尊奉近旨罢之”)。

        或许是这个时候干部队伍里,对推行一条鞭法争论比较大吧,张居正又一次以皇帝的名义下令说:“条鞭之法,前旨听从民便,原未欲一概通行,不必再议!”

        如果联系到张居正的执政风格,他要认准的事情,想办的事情,绝对不会是这样的态度和表现的。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倘若张居正对推行一条鞭法感兴趣、热情高,那么他不会一而再再而三作出这样的指示。与其说他是站在支持一方,压制反对者的声音,不如说他更多的是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抑制推行一条鞭法者的积极性。至少,张居正是摇摆在两者之间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当权不过如此,小说《当权不过如此》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当权不过如此 第6章 人治巅峰(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