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魅生TXT下载>>魅生>> 冯耿光TXT下载

    魅生: 冯耿光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冯耿光

        20世纪初期,“梅兰芳”不仅仅是一个伶人的名字,也是一个品牌。

        “梅兰芳”成了一种信仰,围绕这三个字的号召力,许多财力、智慧、人力,不惜一切、趋之若骛地投入进来。这个京剧品牌直冲霄汉,蜚声宇内。京剧也由梅兰芳开始,确立了国剧地位,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创造辉煌。这是梅兰芳艺术的魅力,也代表了中国戏剧巅峰时代的魅力。

        围绕在梅兰芳周围倾力奉献的这个团队,被时人称为“梅党”。这是一个以梅兰芳为核心的资源组合,冯耿光就是这个团队的主力成员。他分管保障工作,是梅党的经济支柱。冯耿光这个人,用四个字可以概括,有财有势。

        1907年,梅兰芳陷身云和堂。在侑酒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冯耿光。

        冯耿光,生于1882年,长梅兰芳八岁。字幼伟、幼薇,人称冯六爷,广东番禺人。1905年,他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这个学校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位蒋委员长只能名列候补,这位冯君则实打实地拿到了步兵科第二期的毕业证。

        《断桥》中梅兰芳饰白素贞(左)刚毕业回国,一时没什么事。冯君尚在少年,风流心性。于是,纵情诗酒,流连戏院。他尤其为伶人所倾倒,而在当时众多的伶人中,他又唯独推崇梅郎。他由追逐梅郎的普通观众,发展成为坐上宾客。二人结好,相偕甚欢。

        成为知心密友后,梅兰芳向冯君诉说衷肠。他坚定的从艺志向感动了冯耿光。他怜惜这个无助的少年伶人,决心帮他摆脱堂子生活,让他走自己的路。

        1907年,他帮梅兰芳办了三件事。第一件,解除与云和堂的合同。

        混演艺圈,其实直到当今社会也没有本质的变化。在当今的韩国,艺人与经纪公司纠纷,还常常闹出人命。合约,就像悬在伶人头上的利剑。这种麻烦,说好解决也好说,说不好解决就是为难的事。电影《教父》有段情节,讲教父怎样帮干儿子去解决演艺合约的。教父带上持枪的打手,跟戏班老板这样谈判说,“要么是你在合约上签名,要么是你的脑浆喷在上面……”这间接体现了艺人合约的残酷性。

        不过,这事也得看是由谁来解决。放在冯六爷身上,就相对容易。梅兰芳的合约也不需要动用武力,堂子是他堂姐夫开的。但规矩不能改,毁约要赔偿一大笔钱。钱能办到的事对冯六爷就不是问题了。冯六爷联合朋友出资,买断了梅兰芳的歌郎合同,梅兰芳脱离了苦海。

        第二件事,冯六爷想让梅郎有个属于他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专心艺术,于是在百草园为梅兰芳置办了房子。

        穆辰公的《伶史》中记录了百草园房产的情况,“诸名流以其为巧玲孙,特垂青焉,幼薇尤重兰芳。为营住宅,卜居于芦草园。幼薇性固豪,挥金如土。兰芳以初起,凡百设施,皆赖以维持。而幼薇亦以其贫,资其所用,略无吝。以故兰芳益德之。”梅兰芳非常感激冯六爷,“尝曰:‘他人爱我,而不知我,知我者,其冯侯乎?’”

        1926年,日本人波多野乾一的《京剧二百年历史》也记,“诸氏谓兰芳为巧玲之孙,极力捧场。幼薇尤其尽力,为营住宅于北芦草园。凡有利于兰芳者,挥金如土,不少吝惜”。冯六爷挥金如土,为梅兰芳营造了北芦草园,寄人篱下的梅兰芳从这时起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百草园的住宅,由两座四合院打通,三十几间房,梅兰芳携同母亲一起居住。

        第三件事,梅兰芳的歌郎生涯,在社会上已经广为流传,这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发展。明星最怕八卦,冯耿光决定帮梅兰芳抹去这段历史。冯六爷出钱,买绝了市面上所有关于梅兰芳在云和堂时期事迹的小传、宣传品,全部销毁。

        随着梅兰芳走红,关于他的八卦始终没有断过。冯六爷在此后坚持不懈地跟踪这件事,帮梅兰芳彻底湮灭这些负面新闻。这种事有时候不是出钱就能解决的,为此冯六爷先后灭了两家报纸和一本出版物。梅兰芳便装照

        那时的狗仔队跟当今一样强悍,本书经常引用的“穆辰公”此人,就是这个事件的见证。

        穆辰公1915年在《国华报》当记者,他在该报连载小说《梅兰芳》。从梅兰芳幼年进云和堂,一直写到赴日本演出。重点描写梅兰芳做歌郎生涯走红的过程。用大篇幅描写“打茶围”的细节,他与众多的官宦名流文人雅士之间的“商业往来”,与世家子弟郭三相的同性相恋,与召南、谢素生、罗瘿公、易实甫、樊樊山诸多名士的亲密关系等等。

        冯六爷使出手段,连载《梅兰芳》一文的《国华报》和《群强报》被勒令停刊。记者穆辰公失业,被迫远走奉天,直到两年后穆辰公才在日本人所办的中文报纸《盛京时报》中再就业。

        穆辰公这个人,也是够轴的,继续写!《梅兰芳》在《盛京时报》重新连载,并且合并成十五回本的新版纪实小说《梅兰芳》,在1919年,由日本人小林喜正出版。

        冯六爷说,犯梅兰芳者,虽远必诛!他杀到奉天,《盛京时报》停刊,小说“悉数收购而焚之”。最后冯六爷放话出来,哪个报纸敢登载梅兰芳的八卦,就让它停刊。谁再敢出版诋毁梅兰芳的小说,就毁了他!这部穆辰公的小说《梅兰芳》之后在全中国绝迹,据说现在日本还有少量的民间收藏。

        冯六爷利用自己的人脉,压制住了所有对梅兰芳不利的言论。不但不许说,想都不许想。关于梅兰芳八卦,往往不等面世就会被扼杀在构思阶段。

        民国人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中回忆,在1917年到1918年,他曾想构思以梅兰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留芳记》。这时突然跳出来很多人,告诫他。《申报》主笔赵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叔雍提点他,“畹华的为人,真如出污泥而不染,你先生也是赏识他、呵护他的,关于云和堂的事,大家以为不提为好,免成白圭之玷。”《新闻报》副总编辑文公达的话窦露出背后的人,“兰芳虽是冯六爷一班人捧起来的,外间那些人,妒忌他尽说些脏话,那是不可轻信的。”

        梅兰芳出身于相公堂子的事,被冯六爷软硬兼施的强悍手段,从历史中抹去了。这是“梅党”为梅大师走向成功铺平道路的一种手段。其实,在那个年代,对京剧旦角演员来说,这种历史是必须的经历,也是当时唯一的路。也正是梅大师,用自己的艺术成就,为后来的男旦伶人打通了另一条更平坦的从艺之路,不是么?

        冯耿光一直参与到梅兰芳的表演、剧目创作、组班、赴日、赴美、移居上海、避祸香港等活动中,持续了大半辈子。梅兰芳在北京、上海、香港的居所,大部分也都是冯六爷代为筹划购置,冯府差不多就是另一个梅宅。

        建国后,梅兰芳早逝。20世纪60年代,冯耿光也不幸去世时,冯家生活陷入困顿。他身后,由梅家后代承担了他的后事料理,并维持了他夫人后半生的生计。

        是冯耿光的帮助,使梅兰芳摆脱了困境,走上专心艺术的道路。虽然离开了吴菱仙老师,但是他依然能够继续深造。

        在移居芦草园的同一年,梅兰芳正式搭班喜连成。</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魅生,小说《魅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魅生 冯耿光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