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魅生TXT下载>>魅生>> 融会贯通TXT下载

    魅生: 融会贯通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融会贯通

        谭鑫培这时在民间颇有声望。光绪十年,即1884年,8月,上海刘维忠的丹桂茶园(丹桂轩)开业,邀请谭鑫培前往。上次谭鑫培到上海虽然没有很走红,但是结交了不少朋友,又悟出谭氏新腔,另外还带回一房小妾。因此上海对他可以说是一块福地,所以他决定二下上海。

        侯氏夫人听到消息后,要求跟着一起去。谭老板越来越红,她要杜绝他再带小三回来之类的事。谭鑫培当然劝夫人别去,但这时谭志道站出来支持儿媳妇。谭鑫培大孝,不敢违逆,这次带谭夫人一同南下。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年,谭鑫培以艺名小叫天出场,大奎官随行,搭三庆茶园又称丹桂茶园,老生武生两门抱,二次赴演出沪。这时孙菊仙也在上海演出。

        不想,在上海,谭鑫培跟园主发生了摩擦,合同没满就草草结束。这次到上海滩,还是反响平平。谭鑫培心中不快,觉得自己独来独往毕竟势单力孤,受园子老板辖制,遂动了自行组班的念头。好在这次与上海伶界交流顺畅,行内对谭老板相当拥戴,临行送行的伶界人氏比上次还多。

        10月,谭鑫培回到北京,继续演艺生涯。他全面规划了自己的演出戏目,压缩了武戏的演出,彻底以须生戏主打面世。

        这时伶界的须生,老一辈张二奎和余三胜同治年间就没了,大老板光绪六年离世,王九龄光绪十一年也没了。走红的老生,只有孙菊仙是谭鑫培的对手。另外就是程大老板原来的琴师汪桂芬,他突然登台亮声一炮而红。此外还有刘鸿生、许印堂、叶春善,但都算是谭鑫培的后辈。

        谭鑫培审时度势。他比较欣赏孙菊仙,但是他觉得孙菊仙票友出身没有科班基础,太粗糙。另外一位新出道的老人汪桂芬,原本是琴师,以嗓子酷似程长庚成名,基本功也不足。谭鑫培有意地在表演、做工上下功夫,突出自己的科班底子,与孙、汪二人争胜。

        一时,京城舞台上谭、孙、汪各领,继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三人的“三鼎甲”后,又叫响了“新三鼎甲”的名号。老三鼎甲以程长庚为首,新三鼎甲以谭鑫培为首。

        光绪中期,谭鑫培四十出头。年龄使他成熟起来,认识到戏曲之道,尤其是老生行当,不是凭借年轻冲击力就可以登堂入室的。他想起当初程大老板的话,须生行当,需要演员有坚深的自我修养才能演绎出人物的内涵,要在套路、韬略、章法这些东西上多下工夫。他知道,如今有了些名声,更要从长计议,才能有朝一日达到大老板那种高度。

        谭鑫培自幼闻一知十,博学广记,这固然丰富了表演,但是照前人的路子演绎,只能达到似模似样的效果。经过如今的一番研磨,他开始融会贯通。境界就是在不断的修行中达到的,顿悟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谭鑫培至此终于大彻大悟,过了大师的分数线,自此艺成!

        但还有一桩限制。除自己领悟之外,他还需要有一个围绕自己的班底。毕竟一台戏并不是一个人演的。

        谭鑫培找父亲商量,想自己组班。母亲不久前已经辞世,谭志道已经风烛残年,身体也不大好。但是听到儿子有志自立门户,他非常高兴。他特别提醒谭鑫培,组班场面很重要,鼓师琴师一定要请最好的。

        老谭家也要有自己的戏班了!谭志道也许是太兴奋了,第二天病情就加重了。没几日,在满堂儿孙围绕下,谭志道闭上了眼睛。

        临终前他遗言嘱咐谭鑫培,自己奔波一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从来没有站在舞台中间,谭家今后全看你了。

        1887年,谭志道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享年七十岁。他埋在永定门外谭鑫培买的谭家坟地里,后来迁到西山。谭鑫培送走了父母,从此承担起了一家之主的责任。

        谭鑫培找到刘永春,二人一起组织戏班,定名为同春班。光绪十三年,正式报呈精忠庙,由杨月楼、刘宝生等庙首报呈升平署立案,同春班正式成立。

        刘永春,净角,直隶宛平人,幼年拜刘万义为师,后入嵩竹城科班拜刘明久为师,又受教于沈德奎,入四喜班与孙菊仙同过台,期间跟谭鑫培交情不错。

        同春班成立后,聘李大、何九为鼓师,王云亭为琴师。之后还请了花脸黄润府、花旦田桂凤加盟。同春班一时间人强马壮。

        谭鑫培志在完美,他希望置办最讲究的戏箱行头,选最好的班底。但是戏班是经济团体,经济条件限制了他实现愿望。他需要赚钱,唱戏的怎样才能最赚钱呢?

        尽管现在谭鑫培在京城声名赫赫,唱一场戏有二十四吊包银,但是对一个高档戏班需要的投入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

        程长庚名声这么响,一方面是因为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水平,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早在咸丰年就入宫,在圆明园唱过,内务府让他统领菊部,内廷演戏的太监也归他管,满朝王公大臣对他没有不礼遇尊敬的。杨月楼也入了升平署,得到了老佛爷宠爱。谭鑫培听说杨月楼生病,老佛爷还恩赐纹银二十两,贵重药品四盒。

        这些对于伶人来说都是政治资本,有了这个资本,上座率就高,包银就随着长。谭鑫培期盼着内廷的召唤。

        他需要进入伶人的最高层次,内廷供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魅生,小说《魅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魅生 融会贯通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