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胡兰成传TXT下载>>胡兰成传>> 第十五章 身寄日本(9)TXT下载

    胡兰成传: 第十五章 身寄日本(9)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五章  身寄日本(9)

        还在五十年代,两人之间已明白互示差异,但此时唐君毅对胡兰成仍评价甚高,尽管其中带有不少中国老一辈文化人交往时必不可免的虚言套语。下面腋封信证之。

        唐君毅致胡兰成(1954年3月15日)

        兰成仁兄左右:

        赐书奉悉。大著四册亦奉到。弟去岁得兄书,曾上一函,未蒙赐复,想未收到也。大著已遵嘱送钱先生(钱穆——作者注)、港大图书馆及敝校图书馆一份,咸嘱代申谢意。弟校于前半月乃开课,教务事殊忙。大著前奉到只匆匆读一周,尚未细读。读时唯感一天地清宁气象,随处皆可兴可观。兄言中国文化如话家常,于历史上之问题所在、争论所在,恒片言折狱,省却无限闲言语,此最不可及。盖兄之所言皆由民间日常生活中得来妙悟,再以观历史,而谁道二千年往事,而今只在眼前头矣!春水生而巨舰轻,故行无所事如未尝用力也。弟以知见驳多所挂累,又觉当今世界如积阴重雾,乃竭力求加以推拓,冀见光明。惟忆十年前乘机过三峡时,飞机在云上行,俯视白云如海,又如在满地新绽棉花上行,触处皆成温暖。弟知有事而未能言。

        大著之所向,其在是乎?略书读后印象如此,不知是否,书此以报盛意。

        ………

        胡兰成致唐君毅(1954年3月27日)

        君毅兄左右:

        十五日手书敬悉。

        ………

        昨偶借得《》,得读“罗近溪之理学”,甚觉正大精微,殆无余义漏义。虽其诠释不虑而知,所举二例皆欠佳,亦读者会意可耳。罗氏言天人之际,乾知坤能,知与觉打成一个,及诫一种灵明光景之胶结凝固,却要率性达命,以命成就性,虽圣人复起,无以易其说。又其言敬畏小心,亦极令人思。

        窃以道有微有显,故孔子言仁,必有事以表之,而孟子亦言性必及命,仁义常并举,此所以能推,且皎皎与世人共显见也。自宋儒始多言性理,虽亦言推,而亦惟言推之理,罕言推之事,遂自成一理学,然彼时矫佛学之余弊,盖有不得不然者,且彼时历史典章文物之正,可与万民显见者固具存,故虽理学中分派别,但一般人则对于无论朱陆之言皆能无惑,以为皆是对的。而今日则不然。清末以来,典章制度皆变动未成定,乃至对历史及眼前事物皆荡失无信,然后更怀疑及于先圣之学,而欲以西洋哲学以代之。故今日哲学,必微显并举,而以显证微,与宋明理学之着力处有同有不同也。

        拙著《山河岁月》全书亦惟礼乐二字,且意在于求显,庶几“圣人出而万物睹”,其向往,则吾志也,其至或不至,则吾力也。及出版后,则又怅然,觉今时解人寥寥。盖今时青年,其思考方法皆错,故学问之诚亦无自而生,而大陆知友处又不能寄去,遂若此书专为吾兄而写矣。

        抑又有言者。孔子辨华夷,孟子拒杨墨,韩愈谏崇佛,宋明理学家多曾研究释氏之学,而弃去不言,今吾兄与牟先生揭圣贤之学,以与西洋哲学相驰骋,但仍若有所留恋于西洋哲学者,此则于己似尚未能止于至善,而好恶之诚亦尚未能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于人更未足以祛当世之惑,致学生以为圣贤之学与西洋哲学可以互相补足。弟此言或过于直,然惟仁人能受尽言,故于兄不敢隐耳。

        ………

        唐君毅致胡兰成(1954年4月4日)

        兰成仁兄:

        三月廿七日示奉悉。大著十册亦并奉到,当求能读者赠之。大著竟不获入台湾,可叹!但此间书籍杂志,不准入台者,仍可零星寄入,则大著寄与牟、徐(牟宗三、徐复观——作者注)二先生者当可收到也。如兄尚未寄出,可由兄签名,弟代设法转寄。承教各端甚感,唯弟尚觉言有各端,或求应理,或求应机,亦不能一格。弟对大著,觉颇能欣赏,有如见空谷幽兰之感。唯当世阴霾,仍须一刚健之精神,乃能拨乱反正。且吾人说自己话,亦须了解他人之话,否则终互不相知而已。故弟对西方学术,恒觉不敢忽视,如宋明理学家之辟佛,亦未尝不多读佛书,并对之有所取资,只须大本大源未变,固不失其为儒也。弟复尚念所求乎朋必先施之,友道如此,而对并世之其他文化民族,亦当如此。吾求他人了解吾祖宗之文化,则吾亦愿了解他人之长,此亦恕之义也。不知吾兄以为如何。……

        从以上来往信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见解已然不同,唐君毅已不如以往那样对胡兰成一味客气美言,而是明白表示了自己的立场。不过,此时,唐君毅称赞胡兰成“言中国文化如话家常,于历史上之问题所在、争论所在,恒片言折狱,省却无限闲言语,此最不可及”等等,还不是完全的客套。

        但以后几年,两人之间的见解差距就越来越大,终至于完全道不同不相为谋了。典型的可以两人间1964年的一次通信往还为例。

        先是胡兰成九月二十日给唐君毅写了封三千余字的信,三千余字的信已够长,可不待回信,九月二十九日胡兰成又写了封一万余字的更长的信。他说些什么呢?信太长,只能摘引片断文句以见大概。

        他说,“《大学》为中国文明之纲领,《心经》为印度文明之纲领”,“《大学》八段,自格物至修身,为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之所同,而即此已足使吾人于印度文明感觉亲切,若西洋则于此格物已落无明也”。而“讲格物,禅宗实有非凡的精彩”,可接着又是“言格物致知,无过于《易经》”。他以为“以东洋的是文明,而西洋的则是无明,文明与无明之分,始于格物。格物譬如数学的零、点、线、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胡兰成传,小说《胡兰成传》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胡兰成传 第十五章 身寄日本(9)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