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谋权之道TXT下载>>谋权之道>> 刘伯温:藏露之间,天机大师(6)TXT下载

    谋权之道: 刘伯温:藏露之间,天机大师(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刘伯温:藏露之间,天机大师(6)

        5. 首倡军卫。

        明王朝建立后,北元尚未被完全消灭,因此,明初的西北边防仍然很紧。刘伯温参照唐代府兵制度,提议建立卫所兵制,即军籍世袭,兵农结合。此举在明初百废待兴、生产衰敝之时,兵源、粮晌得到了可靠的保证。这一兵制,成为终明一朝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卫所制的统军方式对于建立巩固的中央集权起到了重大作用。

        6. 纠劾百司,整肃纪纲。

        刘伯温认为,开国之初施政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纲纪不整。元朝末年,上贪下暴,无法无天,致使生灵涂炭,群雄四起。元朝的这个教训,朱元璋的体会最为深刻。因此他拜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刘伯温来领导监察工作。刘伯温任职后,刚直不阿,秉公执法,为明朝初期吏治清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7. 敷陈王道。

        明朝开国之后,多年的战争虽然给蒙汉贵族、地主豪强以沉重的打击,但整个社会也经济衰竭,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如自古繁华的扬州,到公元1357年,被朱元璋部将攻克时,“城中居民仅余十人家”。百姓久罹兵革,困苦不堪。朱元璋与刘伯温议定治国之策时,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生息之道,在于宽仁”,“以仁心行仁政,实在今日,天下之幸也。”

        总的看来,在明朝初建之时,朱元璋对刘伯温颇为倚重。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御史中丞诰》中对刘伯温“屡献嘉谟,光佐丕图”的功劳予以充分的嘉许和肯定。

        固权之策: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刘伯温深谙老子“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处世哲学,所以,在建朝之后,他见风向不对,便急流勇退,既保全自己的功名,也保全自家的性命。

        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功臣的作用渐渐失去,朱元璋对功臣会谋反的疑忌心理日渐浓重,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开始恶化。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洪武青花执壶铁榜文》,对文武功臣严加戒饬,严厉指责他们违法乱纪的行径。这可以看做是朱元璋对骄傲放纵的功臣的一种警告,也是他们关系紧张的一个信号。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制作《资世通训》,洪武十三年(1380年)制作《臣戒录》,警告大臣们如果对天子不忠、逾越礼制,将受到严惩。大多数功臣们没有意识到,朱元璋已经将屠刀举起。

        刘伯温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他意识到,朱元璋为了保证朱家王朝传承百代,将对功臣进行清理。

        祈雨失验之后,刘伯温以妻子逝世为名,请求回归老家,朱元璋准行。当时,正值朱元璋建造中都,大兴土木,他又想用兵消灭拥兵数十万、足智多谋的扩廓帖木儿(王保保)。

        刘伯温回家之前,对朱元璋说:“王保保这个人你不能小看他,要谨慎用兵。”

        洪武五年,朱元璋遣徐达、李文忠、冯胜等率大军分兵征剿扩廓时,大败,这场战役是朱元璋起兵以来的最大败绩,乃至事隔几十年以后,洪武三十年(1397年)时,朱元璋犹有余痛,敕谕晋王曰:“吾用兵一世,指挥诸将,未尝败北,致伤士卒,正欲养锐,以观时变。夫何诸将日请深入沙漠,不免疲兵于和林,此盖轻信无谋,以致伤生数万。”朱元璋对没有听刘伯温的建议后悔不已。

        回归到老家这一年,刘伯温已近六旬,原本羸弱之躯,由于长期的戎旅之劳,由于丧妻之痛,更由于朱元璋龙颜震怒,李善长等人的谄间构陷,使其对未来茫然无望,感到身心交瘁。这一期间所作的《老病叹》颇能表现出此时的心境:

        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来六十眼已花。筋牵肉颤骨髓竭,肤腠剥错疮与瘸。……不如闭户谢客去,有酒且饮辞喧哗。

        刘伯温居家期间,本已无意仕途,只图闭门谢客,养性全身。但未过数月,朱元璋的《御宝诏书》就传到他的家乡,言辞中夹枪带棒。第一句话就将了他一军:“朕闻同患难而异心者,未辅。”言外之意是,倘若借故不来,便扣你一顶“存有异心”的帽子。刘伯温清楚,皇上要他回去,绝非一起共富贵,而是把自己放在眼前才放心。不久,朱元璋又连下五个制诰,封赠刘伯温的祖父、祖母、父、母和大夫人,并欲晋升刘伯温的爵位。刘伯温赶忙辞谢爵位,因为他知道皇上此举并非念旧,而是在试探他有无政治野心。

        在这种压力之下,刘伯温不得不回到京师,从此,他陷入了政治旋涡中。

        回到京师后,他很快得罪了淮西集团的势力。

        朱元璋起兵于淮西,用的人也多是故旧乡人。明朝建立后,淮人权倾朝野,有很大的势力,左相国韩国公李善长是淮西官僚集团的中心人物。李善长是何许人?他是最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朱元璋称吴王时,他就是左相国,称帝时任命为首届左丞相,在朝廷中位列第一。真可谓居于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朱元璋曾赐予他铁劵,可以免死,并把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后来的宰相胡惟庸便是因李善长推荐上相位的。

        刘伯温得罪淮西集团,是因为处斩李彬一事。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丞相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贪纵罪,被刘伯温查获。李彬罪行严重,按律当斩。李善长多次找刘伯温说情,要求宽缓。可是刘伯温不讲情面,秉公执法,将李彬处死,在朝野引起了震动。但这一下,使得淮西集团的人对刘伯温十分仇恨。</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谋权之道,小说《谋权之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谋权之道 刘伯温:藏露之间,天机大师(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