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我是人间惆怅客TXT下载>>我是人间惆怅客>> 第十一幕 却话巴山夜雨时(8)TXT下载

    我是人间惆怅客: 第十一幕 却话巴山夜雨时(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一幕却话巴山夜雨时(8)

        三年之久,何人不思乡。李商隐作一首《写意》,写的正是思乡之意:“燕雁迢迢隔上林 ,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 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潼江之险,玉垒之深,一堕其间,便成井底。而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至今一日又一日,如此返照难留,暮云已结,此地已无法安处。而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就这般度过,让人如何耐得住那思乡的孤寂啊!

        真正一个天涯断肠人。千万恨,恨极在天涯,所以李商隐亦喜欢写《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伤时之感,迟暮之悲,漂泊之痛,种种纠结,字里言外总是一种深情。

        所以李商隐定定看着远在天涯的梅花,直看成了流落异乡不能回乡的自己——《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寒梅尚可做去年花,而人却非去年人,那些逝去的好年华呵,让李商隐身不堪恨,想要那啼莺为自己泪洒最高的一枝花。

        从李商隐在梓州写的这些诗看,他是一个多么温婉的诗人,在风花雪月的锦缎上一洒自己伤春悲秋的眼泪,却再没有往日的。恰如一条奔流的小溪,遇山而停成了湖泊,浮荡着落花,映照着惊月。中国的文人,向来不惮于苦难,李商隐也从来不惮于自己那些艰苦跋涉;但是,中国的文人又会在一再受挫后变得软弱,如李商隐一般由磅礴转向柔情。

        这些情绪层层荡漾、层层积淀下,李商隐写出了玉溪集中第一流的诗——《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深夜青灯前,李商隐向远方的朋友回信,说自己归期遥遥,怅然凝望窗外,意识到彼此远远隔着那夜、那巴山、那秋池。这恰如一幅淡墨入水之画,迷蒙的愁绪漫水化开,延展出一幅情之山河、一幅带雨梨花和一个孤独的诗人。

        巴山的雨叮叮敲打,诗人的心碎成珠玉之词,几百年后南宋的杨万里也曾《听雨》——“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雨声让人恍然而惊,自己在归地,还是在不归时?

        李商隐想回去了。853年,杨本胜来到柳仲郢幕下做事,跟李商隐说起自己在长安时,去探望李商隐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听了孩子的情况后,李商隐凄凄然而作《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此时思归情绪已经难以自制,李商隐要回长安看自己的孩子了,否则他将在这漫天的乡愁中窒息而死。

        大约在853年的冬天,柳仲郢看到李商隐那么多思归念子的诗后,特意给了他回长安的机会。这次回京,李商隐释放了郁积已久的思乡情,在以后的诗里就没再见那么强烈的乡愁了。

        暮春时节,李商隐再次回到了梓州。

        之四 白石莲花谁所共

        在梓州的某一日,李商隐披一身风雨轻踏在寺院的地板上,看着那白石莲花灯台上长明的火焰,那前尘往事瞬时化作珠玉从身上滚落。此刻他亦想做这佛前之灯,秉明黑夜——“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是人间惆怅客,小说《我是人间惆怅客》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是人间惆怅客 第十一幕 却话巴山夜雨时(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