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北大财商课TXT下载>>北大财商课>> 第七章 俞敏洪: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口袋(1)TXT下载

    北大财商课: 第七章 俞敏洪: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口袋(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俞敏洪: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口袋(1)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如果在当年高考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罚后他能接受大家的劝说而安静地过日子,那么今天的俞敏洪可能就会仅仅是一个县城师专的普通教师,是北大外语系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副教授,可能就会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单位、社会为他设定好的安逸、被动又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

        但俞敏洪告别成为北大教授的梦想,把全部行囊装上一辆三轮车,在月光下推出了北大南门,开始了新东方的艰难创业路。从此,他所践行的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鞭策之语,成为了无数学生的座右铭。他和他的培训学校早已成为中国英语培训的领军者,而他的创业故事本身就是一本励志教材。

        1990年的一个秋夜,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俞敏洪正和朋友喝着小酒,聊着家常,窗外下着大雨,这时他在北大的校园晚间广播里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在校外办培训班授课,北大给了他一个行政记过处分。而且,处分通告和照片还贴在了北大三角地的玻璃橱窗里,为时一个多月。

        在北大默默无闻的俞敏洪就这样出名了。“出名”的代价是他总觉得同事、学生看他的眼神很怪,感觉身后会传来一阵阵的刺痛,这个曾经让他无限自豪的校园那一刻让他“窒息”。于是,他选择了辞职。俞敏洪离开北大后的故事就是“新东方”这个极负盛名的教育培训机构从创办和发展的故事。

        俞敏洪最初开始做语言培训和他未能实现的“留学梦”有关。

        俞敏洪在他的文章《新东方成立15周年感怀:岁月如歌》中写道:“1988年前后,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到美国留学的热潮,当时的出国留学不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进行,很多人都是偷偷地准备,因为工作单位一般不允许出国,被人知道了容易引起麻烦,所以常常一个人出国以后,周围的人才知道他已到了国外。现在新东方的元老级人物徐小平、王强等,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国的。出国在当时是件了不得的像上天堂一样的事情,听说有朋友到国外去了,人们通常会羡慕得眼睛发红。我本来在北大悠闲自在地当老师,就像一只乌龟躺在舒适的沙滩上享受阳光一样,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像鲨鱼一样游到了大洋彼岸,于是在羡慕之余我也产生了横渡太平洋的冲动。”

        但俞敏洪出国奋斗的梦想最终并未能实现。1988年1月,俞敏洪第一次参加了托福考试,获得了657分的好成绩,准备踏上了连续三年多的联系出国留学之路。但美国那边的学校只给他发了几张印刷得很漂亮的录取通知书而不愿意出一分钱的奖学金。没有经济能力自费出国的俞敏洪,出国梦只能打住。

        出国无望,经济也陷入困境,而此时,随着中国留学热潮的兴起,北京街头出现了各式toefl和gre培训班,俞敏洪于是想起了自己对托福考试的深刻研究,就背上书包到各个培训机构教书谋生。在当时,他教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谋生赚钱,赚钱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家庭维护好;二是把多余的钱攒起来,以备自费出国。

        就是因为在北大学校外开办培训教育,他最后被迫离开北大。但俞敏洪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抓住了当时一片“出国热”的机会,凭着北大训练的头脑和一张嘴,再加上自己失败的出国梦积累下来的经验,一头扎进了民办英语培训领域。他找到了一家叫做“东方学校”的民办学校,为他们创办了外语培训部,以承包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做了起来。

        最开始,俞敏洪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张桌子,放一把椅子,一堆用毛笔写的小广告,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成员两人:他和他老婆。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报名,俞敏洪当时不得不在托福、gre报名册上各填30个假名字。甚至在北京寒风怒号的冬夜,俞敏洪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刷广告。

        为了找到成功办学的方法,从1991年到1993年开始,俞敏洪还在创办新东方学校期间,去其他培训机构打了两年工,从这些培训机构里,他找到了新东方成功的一些方法,如免费试听、学生选择老师等,也找到了这些培训机构的一些弊端。

        到1994年,新东方学校已为俞敏洪挣够了学费,他可以出国留学了。但俞敏洪权衡之下,还是决定继续办新东方。因为这时他已发现,新东方的学生,1994年比1993年增加了好几百倍,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到1995年年底,新东方学生已有1.5万人了。随着教学方面在蓬勃发展,俞敏洪开始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把新东方关掉,要么把新东方干大,最后选择了把新东方干大。

        为此,他专门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说服当时的同学王强、徐小平等人回国。这一次的出国,让一批名师成就了新东方在留学英语培训市场的地位:徐小平的出国留学咨询,王强的“美式思维口语教学法”,包凡一、何庆权从加拿大带回超凡的英语写作……</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北大财商课,小说《北大财商课》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北大财商课 第七章 俞敏洪: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口袋(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