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六章 树立公众形象术(2)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六章 树立公众形象术(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六章树立公众形象术(2)

        曾国藩的县学、府学考试也不是十分突出的。他曾经七次参加秀才考试,两次参加举人考试,三次参加会试。乡试中举也是第36名。过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不像现在动辄上千万人,那个时候参加考试的人不是很多的。中等偏上的智力能够考中举人、进士,一个重要原因是善于反省学业上的不是,并且不断改进、提高自己。

        二十一岁曾国藩改了一个新号叫“涤生”。对于这个新号,他是这么解释的: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可以想象,这位并不算年轻的学子,一直在几个私塾辗转学习,没有机会进入县学。他心中所郁积的烦恼也一定是不少的;但是又不好发作,也没有找到好的解决的途径。世俗是怎么看的?老师是怎么看的?同班同学们又是怎么看的?想必一定有很多冷漠的眼光,像利箭一样射中曾国藩的心,加上传说中老师尖刻的讽刺、蔑视的挖苦,使得曾国藩痛下决心反省自己,要求摒弃旧我,获得新生。经过这次反省,过去的一切就像昨天一样死去,今后的一切,就像今天开始新生。这之后,曾国藩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二十三岁顺利考入县学,成了一名秀才。在岳麓书院,曾国藩表现出众,“能诗文,名噪甚,试辄第一”,同年乡试,列第三十六名,考中举人;又过三年,在连续两次会试失利后,终于在第三次的考试中鲤鱼跳龙门,进士及第。

        曾国藩树立起一个好学的良好的公众形象主要是在1841年到1843年之间。这段时间,他结识了著名理学家唐鉴与倭仁,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向与学习方法。进入翰林院,对于曾国藩来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翰林在中国古代虽然未必是很高的官职,但是翰林院属于国家后备人才储备库,当上了翰林,也就意味着进入了高官的队伍。到了这个位置,很多人就不以读书为主了,而是注重于要官了。曾国藩则不然,他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致力于理学的修为,立志做大事,成大器;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譬诸树木,志之不立,本则拨矣。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立志也”。并且不断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与志向,但是他仍然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他说:

        改号至今九年,而不学如故,岂不可叹!余今年已三十,资禀顽钝,精神亏损,此后岂复能有所成?但求勤俭有恒,无纵逸欲,以丧先人元气。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无失词臣体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淫。如种树然,斧斤纵寻之后,牛羊无从而牧之;如燃灯然,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庶几稍稍培养精神,不至自速死。诚能日日用功有常,则可以保身体,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不使祖宗积累自我一人享受而尽,可以无愧词臣,尚能以文章报国。

        尽管他已经很努力地学习,很努力的修习,但是对自己的进步还是不满意,认为做事不用功,没有恒心,“不学如故”。要历练自己吃苦的本领,不至于贪图安逸,招致速死,使祖宗积累的德行由他一个人享受殆尽。

        有一次,他想读《易经》,却读不进去。他认为这是因为勉强读,所以很“可恨”。追究根本原因,却是立志不专一的表现。“细思不能主一之咎,由于习之不熟,由于志之不立,而实由于知之不真。若真见得不主一之害心废学,便如食乌喙之杀人,则必主一矣。不能主一,无择无守,则虽念念在四书、五经上,亦只算游思杂念,心无统摄故也。况本为歧念乎?”强调立志与用功的关系,立志专一,则用功专心;立志不专一,则用功不用心。</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六章 树立公众形象术(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