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一章 家庭文化育英才(6)
第一章家庭文化育英才(6)
真正优秀的领导者,都是学习非常刻苦、非常认真的人,是博览群书而又有深刻学习心得的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家庭极度贫苦,没有机会读书,在黄觉寺出家时,以行脚僧的身份走遍长江南北,获得了很多社会知识;进入南京后,隔天要听李善长讲课,学习古代历史,了解古人治国的经验教训。清朝的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是极好的学习典范。曾国藩在上呈给咸丰的奏章中,谈到康熙日讲的好习惯,要求这位年轻的皇帝学习康熙、效法康熙,加强学习。曾国藩一生好学,读书无数,而且在他当上二品“副部级领导干部”实职之前,他都是以考试获得提拔、获得“差事”的,他的成功可以说源自于读书。好读书,爱读书,勤读书,恒读书,正是得益于他父亲的殷切教育。
1835年,曾国藩北上赶考的路费都是向亲朋好友借贷的,但是对于曾国藩的读书,父亲曾麟书却是非常支持,只要是用于读书,曾麟书就不含糊。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曾国藩恩科落榜,怅然南归,囊中羞涩。途经睢宁,便向在此任知县的湘乡人易作梅借了一百两银子,以充作路费。途经金陵(今南京),在书摊上看见了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曾国藩爱不释手。恰好从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已买好,曾国藩便用借来的钱和典当随身携带的皮袍冬衣的钱,买下那部《二十三史》。回家以后,父亲见他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的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曾国藩感到很震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奋读书,并立下誓言:“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此后几十年,曾国藩从来没有停止过读书,这个良好的习惯,应该归功于他父亲的巨大影响。
曾国藩被人称作“第一忠臣孝子”,并非浪得虚名。他的“八本”理念,其中“一本”就是“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得到父母的欢心,就是孝顺。在京城生活,自己并不宽裕,甚至于经常借钱维持生活,但是每年寄钱回家养亲,甚至经常帮助亲戚乡邻中困难者,替父母分忧。他孜孜不倦替父母教育几个弟弟,当弟弟读书出现厌倦情绪的时候,他不是责备,而是不断地反省自己,责备自己方法不当,耐心不够。曾国藩这种至孝的品德深受其父的影响。他在其父的墓表中写道:
王考气象尊严,凛然难犯。其责府君也尤峻,往往稠人广众,壮声诃斥;或有所不快于他人,亦痛绳长子。竞日畸璃,诘数愆尤。间作激宕之辞,以为岂少我耶?举家耸惧,府君则起敬起孝,屏气负墙,趿躇徐进,愉色如初。王考暮年大病,痿痹瘩哑,起居造次,必依府君,暂离则不怡,有请则如响。然后知夙昔之备责府君,盖望之厚而爱之笃,特非众人所能喻耳。
王考,是指他的祖父,府君是指他的父亲。他祖父有时莫名其妙在大庭广众批评他父亲,毫不讲情面,脸色难看,言词激宕,一家人都害怕,而他的父亲呢?毕恭毕敬,屏气不做声,靠着墙壁,慢慢向前,脸色愉快如初。他祖父晚年病重,卧床不起,全靠父亲曾麟书照顾。父亲整天照顾祖父,有时几个晚上不睡,稍微休息一下,听到其父的喊声,马上起来照顾。这样孝顺的父亲,对曾国藩的影响是至深的。1857年,曾麟书去世,曾国藩毅然决然丢下江西的军事不管,回到家乡,为父亲办理丧事,丁忧守制,体现的就是一个“孝”字。对父母孝者,对国亦忠。岳飞是一个大孝之人,他担任国家将领后,一生“精忠报国”。左宗棠赞扬曾国藩“公忠体国”的高尚情操,认为自己不如。攻下金陵后,曾国藩直接统帅的湘军达12万,遍及全国的湘军达32万之众,颇有振臂一呼、天下云集的气势。一些湘军将领、人士纷纷暗示他反清称帝,但是他都一一消解于无形,甚至将自己所掌管的湘军遣散回家。一般人认为,曾国藩这么做是为了避祸,其实他的根子里还是年轻时所学习到的至孝至忠道德在起作用。
曾麟书一直重视对曾国藩孝友的教育。曾国藩十岁时有了弟弟曾国潢,父亲曾麟书出了一个《兄弟怡怡》的作文题,要曾国藩做。曾国藩居然写了出来。父亲高兴地赞赏说:“文中有至性语,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曾麟书对待朋友的真诚。道光三十九年十一月,曾国藩离开湘乡赴北京,约好与朱啸山在长沙见面,一同北上。曾麟书送儿子到长沙,两人在长沙等了一天,朱没有来。于是曾国藩先乘船出发,夜宿金紫湾。他走后不久,朱啸山来了。曾麟书又陪他去坐船,并且一直将他送到金紫湾,与儿子相会,才和他们分手告别。作为一个长辈,送孩子的朋友,能够送上船就很不错了,可是曾麟书却不仅送他上船,而且陪他走了五十里水程。这样对待自己儿子的朋友,不是出自一片至诚,又是什么呢?曾国藩一生结交了不少朋友,而且待友一直真诚友爱,在北京的时候,每次有好友南归,他都要亲自帮助联系车船,送他们上路。陈岱云的妻子得病,一个月期间,曾国藩每天要去看望,陪伴好友。有一位朋友去世了,江忠源护送回湖南,曾国藩高度称赞他的“侠义”。好友冯树堂在江南制造局工作,有所亏空,他出钱垫补。对朋友的这种坦诚相待、真诚关心,与其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曾麟书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却关心国家大事。曾国藩的家书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讲国家大事。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曾麟书即“率乡人修治团练,戒子弟,讲阵法,习技击”。这个时候,曾国藩还在去江西主考的路上,曾麟书就在家乡办理团练,准备防御太平军。曾麟书虽然处于穷乡僻壤,但是“志存军国”,开始让“国葆募勇讨贼,既又令三子国华,四子国荃,募勇北征鄂,东征豫章,粗有成效”。他的两个儿子战死在沙场;曾国藩、曾国荃位至总督,一生效力于国家。他们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不得不说和曾麟书的教导有莫大的关系。
值得一说的是曾国藩的母亲江太夫人。她一生勤俭持家,坚忍耐劳,性格倔强,在曾国藩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时曾家由于人口激增等各方面的原因,入不敷出,用度极其拮据。1837年曾国藩北上赶考的路费还要向亲戚朋友借贷。曾国藩也曾经在竹市卖过竹篮,以维持家中的开支。这位老母亲以其勤奋、坚忍、善良的品行操持着这个大家,她曾经说:“那个读书,那个耕田,那个经商。我在家中操劳,几个儿子在外面做事,怎么能担心贫困呢?”自强自立,气概凛然。曾国藩后来在写给他的几个弟弟的信中说,他的倔强的性格,多来自于他们的母亲。这是很实在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