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TXT下载>>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一章 家庭文化育英才(5)TXT下载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一章 家庭文化育英才(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家庭文化育英才(5)

        敢于反省、善于反省,是曾国藩最优秀的品格之一。优秀的领导者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一般人遇到事情不仅不反省自己,反而喜欢责怪别人,而优秀领导者则喜欢不断地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省是领导者形成正确的领导力的重要措施。星冈公不回避自己年轻时候的荒唐与乖谬,痛悔自己年轻时放弃学业的过失。曾国藩也不回避在纪念祖父的文章中说到这事。这种敢于反省的精神与中国古代“为尊者讳”的道德教条是格格不入的。受这种影响,曾国藩一生都在反省自己。特别是人生的一些重要时段、关键时刻,比如道光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即1842年、1843年,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做的最多、说得最狠的,就是反省自己的道德修养;1857年,江西战场受阻不前,他回到家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反思。每一次的反思,曾国藩领导力都在成熟,都在发展,为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星冈公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爷子,但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爷子。他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一个想法与众不同的人。“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这话说的很平实,要做到却很难。它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同出一源,但又高于儒家的思想。儒家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范仲淹认为:君子应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儒者所说的“穷”,范仲淹所说的“处江湖之远”,和曾国藩祖父说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指君子处于穷困境地、处于未发迹的状态。不同的是星冈公不仅仅是“独善其身”,也不只是“忧”而已,而是尽自己之所能“排一方之难”。所谓一方之难,无非就是调节矛盾纠纷、关心困难村民、修桥补路等等。星冈公的这种思想,对曾国藩忧国忧民思想的养成,对曾国藩内圣外王理想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构成意义。

        曾国藩一生勤俭节约、清廉自律,日记所记、书信所写、批文所说,念念不忘“勤俭清廉”。星冈公说到的八字诀“考、宝、早、书、蔬、鱼、猪”成为曾国藩一生坚持的信条。他的“八为本”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

        “恕”是曾国藩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曾国藩深得朋友、同事、下级的尊敬,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宽厚、宽容。如果说年轻的时候,他还偏于严的话,那么到了晚年更加讲究宽厚待人,哪怕是对待那些犯了错误的追随者,他也不是一味地追究责任。曾国荃曾经说他“仁爱有余,威猛不足”,一些朋友也这样认为,分析其原因,就是“不能精明”,就是太过仁恕。

        父亲的殷切期待

        曾国藩的父亲,名麟书,号竹亭,是影响曾国藩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责。”这是对不好的父亲与懒惰的老师的批评之语。至于曾麟书则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严师。就是在这样一位慈祥的父亲兼严格的老师的教育、引导下,曾国藩的领导力因素得到了极其重要的培养与成长。

        曾麟书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当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习优秀的时候,他主动放弃了自己追求功名的理想,一心一意承担起教育儿子的责任。他在自己家里设了一所私塾,取名“利见斋”,教授包括曾国藩在内的十几个学生。在父亲的督责下,曾国藩九岁便读完了《五经》,开始学作八股文、《史记》、《文选》,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小说《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第一章 家庭文化育英才(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