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TXT下载>>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七章(1)TXT下载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七章(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挺经 第十七章(1)

        高明者的悲剧

        曾国藩说:“秦汉以来至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踞权要之时,自以为才智高人万万,简直是不可一世;可是,等到他们死去以后再看,跟那些‘营营而生,草草而死’的厮役贱卒,原没有什么区别。那么,今天的那些处高位而猎取浮名者,竟然泰然自若地以高明自居,不晓得自己和那些贱夫杂役一样都要同归于汩没,到头来并没有什么差异——难道这还不值得悲哀吗?”

        ● 解读

        曾国藩崇尚古之英雄的恭谨厚藏,谦虚退让,并认为这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在他的言行中处处表现谦恭退让,总是说自己“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不修”、“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一无可取”,“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云云。他很少在日记中批评有地位的人物,平时与亲信幕僚评论时,人长短的话绝不见诸文字;下笔慎重,不轻发议论,所有对朝廷,及对同僚下属的不满,都尽量避免入日记;反省自励的文字居多,体现了存理遏欲以治己,温厚和平以待人的敬恕之道。这些做法,足供后人终身取法。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率湘军攻陷九江,李鸿章从镇江前去投奔曾国藩,可曾国藩却借口军务繁忙,竟然没有相见,甚至在别人面前对李鸿章出言相讥。其实,曾国藩并不是不愿接纳李鸿章,而是看李鸿章心地高傲,想挫一挫他的锐气。这也是曾国藩培养学生的一片苦心,此后曾国藩又对李鸿章进行了打磨,以致李鸿章叫苦连天:“傅相才气不露,故欲折之就范也。”曾国藩的苦心栽培,终于把李鸿章磨砺成了晚清擎天一柱。

        在曾国藩眼里,恭谨厚藏,谨虚戒骄,不只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更是明哲保身的手段,他的弟弟曾国荃,才大气大魄力大,就是有点傲。如果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曾国藩一生对这位可望成才的九弟倾注心血最多,既苦口婆心地规劝,又循循善诱地引导。曾国荃性格傲慢,曾国藩劝勉他“力戒惰傲二字”,并说“长傲多言为致败之凶德”;曾国荃爱发牢骚,曾国藩引导他“军中不可再有牢骚之气”;曾国荃于半年之中七拜国恩,曾国藩提醒他“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特别是攻下天京之后,曾国藩更是担心九弟恃公自傲,又写信给他说:“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闪起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在给弟弟的信中,曾国藩从祖父的教诲、历史的教训、湘军徽州战败的例子等多方面告诫弟弟“力戒傲字”,并强调“惟愿两弟戒此二字,并戒各后辈常守家规,则余心大慰耳”。

        恭谨厚藏

        曾国藩说:“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厚藏,身体则如鼎之镇。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易达事耳。”

        ● 解读

        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对前途命运的忧戚、深思可以得生,而安逸、享乐、满足则可以得死。北宋欧阳修又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果人们只想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想贪图享乐,那么,是毫无希望的,是没有不走向衰落和垮台的。

        洪秀全自从进入南京城后,便重蹈了历代封建皇帝的覆辙,满足于奢靡享乐,“从此君王不早朝”,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杨秀清。天王则深居王府,有一千六百二十一人的庞大队伍为他的生活服务,他纵情享乐,几乎不过问政事。王府内妻妾成群,宫女上千。洪秀全对他的那些后妃们有严格的要求,后妃们生活得战战兢兢,动辄挨打。洪秀全在他的天王府中享受了十一年的帝王生活。1864年6月,在清军的隆隆炮声中,五十二岁的洪秀全忧病交加而死。他死后四十八天,天京沦陷,太平天国政权灭亡。

        与对手洪秀全相反,曾国藩说:“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蒱酒渔猎,一切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一个“经营四海”的人,对于声色嬉游之类的活动,不应该投入过度。赌博酗酒钓鱼打猎,这一切都不要做;供应物品穿用,都要有节制;奇装异服玉器古玩,不应有太大的兴趣。

        曾国藩少年时有吸烟和晏起的毛病,后来下决心戒掉了。中年军旅生活中严于责己近乎苛刻,例如与人谈话,自己表示太多的意见;看人下棋,从旁指指点点,多嘴多舌,他都在日记中痛责自己“好表现,简直不是人”,以致左宗棠骂他“虚伪”。

        曾国藩不仅自己一生坚守清廉,也同样要求儿女勤俭度日。在京城和长沙,曾国藩见到不少官宦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因此,他始终让自己的孩子住在乡下老家,并告诫他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牌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

        享乐有节度

        曾国藩说:“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蒱酒渔猎,一切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又宜数引见佐吏,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不亲,无因得尽人情;人情不尽,复何由知众事也。数君者,皆雄才大略,有经营四海之志,而其教诫子弟,则约旨卑思,敛抑已甚。”</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小说《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七章(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