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TXT下载>>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七章(2)TXT下载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七章(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挺经 第十七章(2)

        ● 解读

        古人洞察事物变化的规律,提醒世人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头脑清楚,不致陶醉于一时的胜利,不致沉迷于短暂的欢乐。

        《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围攻郑国(国都在今郑州新郑),郑国向最大的晋国求和。晋国同意后,其余各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感谢晋国,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的礼物。晋悼公非常高兴,论功行赏,记大臣魏绛头功,把礼物的半数分赠给魏绛。魏绛谢绝了赠礼,说:“国家昌盛应归功于您的才干和大家的努力,我们在强大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才能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魏绛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对今天有借鉴意义。

        19世纪中期,在当时太平天国与清朝两个阵营斗争里面,湘军隐然成为第三个势力。曾国藩集团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如曾国荃、彭玉麟、王闿运、赵烈文等人,对清廷确实长有反骨。但是,曾国藩本人却没有叛清之意,因此,他不得不在清廷与集团之间搞平衡。一方面,向清廷表示让步,采取以屈求伸、以退为进的自全之策;另一方面,到了涉及集团根本利益的关键时刻,又毫不迟疑地站在曾国荃、彭玉麟等人的立场上,与清廷进行斗争。

        当他处于政治旋涡中心的时候,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娴熟的政治谋略化险为夷。他曾对其弟曾国荃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之后,曾国藩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真可谓功成名就。但曾国藩并未感到春风得意,相反,他却感到十分惶恐,更加谨慎。他在这个时候想的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曾国藩清醒地认识到清王朝已将他作为最大的威胁者。因此,他以“清、慎、勤”作为座右铭自勉,处处小心谨慎,并辞去部分官职,终于打消了朝廷的疑虑。

        时时居安思危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人。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他以并不超绝的资质,挽狂澜于既至,扶大厦于将倾,再造满清“中兴”大业。在权倾天下时,曾国藩并没有扬扬自得,头脑非常清醒,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审时韬晦。

        卷三

        ● 解读

        意思是,常研究《易经》的道理,观察盈虚消息的道理,从而懂得人不可以没有缺陷,太阳当顶了便会西下,月亮圆了便会阴缺,天有孤虚的地方,地有东南的缺口,没有十全而不缺的,曾国藩为人处世求缺而不求全。他早年就从《易经》中领悟到一个宇宙的大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只要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万事万物随时都处在变化之中。盈满又是少见的,亏缺则是普遍存在的,如天有孤虚、地缺东南等。而且有些即便看似完满,也就会立即不完满,所以做人要“求缺惜福”。

        求缺是告诉我们人不能太贪了,而惜福是要我们培养一种感恩的情怀。现在物质这么丰富,但是很多人都说没有幸福感,原因就是缺了“求缺惜福”的心态。惜福之心有了,人就萌生感恩的情怀。

        曾国藩曾将其书舍命名为“求阙斋”。阙者,缺也。“求阙”之义两个,一是“求阙于他事,求全于堂上”;不求事事完美,只求事事尽力。二是取盈则必亏之意,表达以盈满为戒,但求常阙的处世哲理。后来,曾国藩还专门写了一篇《求阙斋记》,并在以后的沉浮荣辱中时刻提醒自己自谦自抑,不可有半点骄傲自矜之意。

        既然亏缺是自然的常态,那么,有缺陷也便是人的常态,真正得道之君子,要安于有缺陷的生存状态。曾国藩在给其九弟的信中说:“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求缺使得曾国藩能够在一生的官场打拼中,躲过许许多多这样的急流险滩。自律也是曾国藩求缺心态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曾国藩在一生当中,时时警戒自己,尤其是警戒盈与满所带来的灾难问题。与其让上天来惩罚自己,远不如自己一点一点地警戒自己更好。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即使从无谋反之心,也常常会被逼谋反。清朝开国以来,历来领兵的权臣几乎都没有好的结局。曾国藩引以为戒,所以采取了以退为进,求阙保盈的处世原则。所以,他一生始终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头脑,不会因为宠权恃大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权力过高而骄傲蛮横,他做事都相当会把握分寸。

        人不可无缺陷

        曾国藩说:“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

        ● 解读

        古人深晓阴阳相生,祸福相长的道理。所谓“否极泰来”,就是说事情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好的方面转化;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败,大自然及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人生之路,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只进不退,定生祸端;只退不进,无所作为。曾国藩得意之时,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深得“阴阳盛衰”之道。他熟知“祸福相倚”的奥秘,他既不居功自傲,不胜而骄之,又能遇艰险不灰心,遇失败不放弃,可谓是胜不骄败不馁。他在高官的位置上,能时刻警惕着不忘乎所以,他曾阐明他的“居高位之道”:“一曰不与;二曰不终;三曰不胜。”也就是说,身居高位,应清醒认识到高位不是给与自己的,不能以此为自己谋私利;身居高位要时刻小心,高位是不能与你共始终的,不能高枕无忧;身居高位要经常想想,是不是已经胜任其职,不能以此而骄横跋扈。这“三不”的考虑就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这位“手柄三军,声播八域”的清王朝重臣,在宦海沉浮中很注意“惜福”。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在给祖父母的信中说:“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为此,他要求家人“讲求惜福二字之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小说《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七章(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