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TXT下载>>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六章(3)TXT下载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六章(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挺经 第十六章(3)

        曾国藩认为“无多言”的理由之一,是“巧语悦人,自扰其身”,也就是花言巧语、巧言令色者危害甚大,由此往往易令当事者晕头转向,混淆是非。理由之二,是“多言”往往“妄语”,且“词气虚骄”,因而“惹人厌烦”,于己于事不利。为戒“妄语”,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甚至刻意疏远朋友,被大家戏谑为“淡而无味,冷而可厌”,仔细想来,实属无奈呀!理由之三,他认为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事情靠做出来,不是靠说成功的,多言无益。小人言而无信,可以信口雌黄,而君子却不行,他要言必信,行必果。

        咸丰八年(1858)正是湘军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此时,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趾高气扬,曾国藩在三个月内连续两次给九弟写信,力说长傲、多言为“凶德致败”之二端,他于信中写道:自古以来,因不好的品德招致败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长傲,一是多言。尧帝的儿子丹朱有狂傲与好争论的毛病,此两项归为多言失德。历代名公高官,败家丢命,也多因这两条。我一生比较固执,很高傲,虽不是很多言,但笔下语言也有好争论的倾向。……沅弟你处世恭谨,还算稳妥。但温弟却喜谈笑讥讽……听说他在县城时曾随意嘲讽事物,有怪别人办事不利的意思,应迅速改变过来。

        曾国藩生怕曾国荃忘了此二戒,七天之后又写信告诫曾国荃要力戒长傲、多言。这确实是一种自保的技术性措施。

        勿多言,免致败

        中国有“祸从口出”、“多言必失”的箴戒,曾国藩也指出:人生坏事的两个因素,一是自傲,二是多言。多言生厌,多言招祸,多言致败,多言无益。

        ● 解读

        历史上,不少权臣名将自恃功高妄自尊大,丝毫不知谦逊自保,又不守为臣之道,种种大忌导致己身势必不能得到善终,雍正王朝的年羹尧就是十分明显的一例。

        雍正在与诸皇子夺取帝位继承权的激烈争斗中,实力人物年羹尧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雍正初年,年羹尧被视作社稷重臣。在政务活动中,雍正常常征求并采纳年羹尧的意见。此时的年羹尧,志得意满,完全处于一种被奉承被恩宠的自我陶醉中,进而做出了许多超越本分的事情。

        进京陛见途中,他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

        年羹尧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谕旨,上面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雍正改变了过去嘉奖称赞的语调,警告年羹尧要慎重自持,年羹尧不以为然。在雍正的暗示下,内外官员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尽削年羹尧官职,押送北京会审。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请求立正典刑。有清一代,各朝惩处的重臣,唯有雍正王朝的年羹尧被冠以的罪名最多,达到九十二条。

        最后,雍正赐他狱中自裁,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叱咤一世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曾国藩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他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谨慎;处世时藏匿自己的锋芒,不显山露水。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也是一个很懂低调的人。她罕言寡语,安分随时,人谓之“装愚守拙”,她的“装愚守拙”比林黛玉的“任性逞才”容易被人接受得多,也更容易赢得好感。这就是低调的好处之所在。</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小说《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十六章(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