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TXT下载>>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五章(2)TXT下载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五章(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挺经 第五章(2)

        无独有偶,镇压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可谓权倾一时,湘军人数达十余万。所谓功高震主,曾国藩毕竟熟悉历史经验,他意识到要保全性命,只有退让,于是主动上书请求裁撤湘军,还代胞弟曾国荃奏请回老家养病。几天后,清廷批准了曾国藩的奏请,对曾国藩也就放心了,就任命他为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明智之举,为他带来了生前的显赫,也为他赢得了死后的盛名。

        曾国藩还提到,古豪杰,动称英雄。古时,以学识智慧策谋著称的人叫做“英才”,以勇猛胆识武略见长的人叫做“雄才”。英才以智慧特征为主,是思想者。雄才以勇猛见长,是行动者。英者以思想为武器,雄者以胆识为根基。

        一个人身上兼有英雄二才,才能指挥天下英雄。能指挥天下英雄,因此能成就伟大的功业。

        英才的分量应多于雄才,英才绝不可以缺少。英才的分量不足,智谋之士就会离去。因此项羽勇力盖世,机智应变,而不能听取采纳奇伟意见,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而陈平等人都逃离到刘邦帐下。刘邦英才的分量多,因此群雄敬服他,英才归附他,英雄两才都能得其用途,因此能灭秦破楚,安定天下。

        太平天国扑灭后,湘军势力达到极盛,总共15万人,战斗力极强。但是,清廷对曾国藩开始猜忌,处处牵制,为了保官保命,曾国藩明智地自动裁撤湘军,仅留2万人。

        明智方为英雄

        曾国藩说:“三达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古豪杰,动称英雄。英即明也。明有二端:人见其近楼则所见远矣,登山则所见更远矣。”

        ● 解读

        曾国藩认为:明有“精明”和“高明”两种。精明是明于细节、微观、一人一事;高明则明于大处、宏观、全局。精明的人通常洞察人心、人性,待人接物颇为老练。概言之“精明”就是能正确地做事。精明的本事多从历练中来。每历一事,学到东西,如同舂米一样反复琢磨,曾国藩所言“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即是“精明由于学问”。

        高明的人则能对一组织、一国家乃至天下大势洞然明白。诸葛孔明的隆中对策,为刘备集团指明了大方向。高明的人必定博览群书、熟悉历史和人事。但是高明绝不从学问中来,悟性更为重要,所以曾国藩说“高明由于天分”。

        李鸿章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虽是科举出身,却极好名利,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当官。李鸿章的精明之处在于巧用圆通变达心术之道营造台阶,走稳每一步。他把结交权贵看做当官的终南捷径,把认准师门看做发达的通达秘诀。为此,李鸿章投靠曾国藩门下,听从曾国藩的教诲,汲取曾国藩的圆通变达心术精华。

        李鸿章曾经代曾国藩起草奏疏,参劾安徽巡抚翁同书。翁同书身为巡抚,在定远失守后弃城逃走,有愧封疆大吏的守土之责,而其父亲翁心存为大学士,圣眷甚隆,门生满朝,究竟如何措辞,才能使皇帝决心破除情面,依法严惩,而朝中大臣又无法为翁同书说项,实在很费踌躇。幕僚数易其稿,曾国藩都不满意。李鸿章拟稿,不但文意极为周密,其中更有一段警策文字:“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段话的立场如此方刚严正,最得曾国藩激赏,不但使皇帝无法徇情,也使满朝大臣钳口夺气。最终翁同书被革职拿问,充军新疆。李鸿章以四品道员身份,在曾国藩营中学到了军事、政治技能,同时也陶冶了志气,锻炼了领导才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小说《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五章(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