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曾国藩挺经全卷: 挺经 第二章(1)
挺经 第二章(1)
观物闲吟,意适神恬
曾国藩说:“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
1
● 解读
曾国藩认为:君子立志,应有包融世间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
立志是人一生作为的根本。曾国藩认为人应该立大志,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从立长志、立大志开始的,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精忠报国的岳飞。而对于由农家子弟直到后来官至极品的曾国藩来说,宦海生涯就是一个立志的过程。可是曾国藩一生所立的志向,却并不是什么升官发财、封王拜相之类的志向。“民胞物与之量”是德业的极致,“民胞物与”出自张载的《西铭》。张载认为人和物“其大本同于一源”,即他们的天地之性都是一样,所不同的只在于气质之性的厚薄、清浊,所以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从朱熹到曾国藩,无不盛赞、推崇这篇文章绝不是偶然的。
“内圣外王之业”是事功的理想。内圣是儒家理想的仁政,曾国藩在一定的情况下使用过。外王,曾国藩曾封为一等勇毅侯,可以说已经达到目的了。他的主要的“事功”也是镇压农民起义。
曾国藩从气度(气质)与事业,内与外多个角度来阐述“志”的内涵。他所谓的量,是民胞物与之量,是一个能装下百姓,天地万物的无限量。这里可以用他的另一段来解释:“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天地万物天下百姓与我融为一体,此真乃大志圣志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内圣外王之伟业,才具备了圣人之心,帝王之大业。
曾国藩认为,立志必须高远,否则便难以超越芸芸众生,达到出类拔萃;但是立志之后,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不肯虚心实做,那也是没有意义的。正因为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这种长远的打算和精准的规划,曾国藩才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随波逐流,才造就了一代名相真将军的曾国藩。
君子之立志
曾国藩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 解读
曾国藩认为:君子的忧虑,是以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而忧虑,是因自己的道德没进步,学问没长进而忧虑。如此,他会为顽固不化的小民固执不知改变而忧虑,会为野蛮的夷族扰乱华夏而忧虑,会为小人得志封闭了有才有德的人上进的道路而忧虑,会为普通百姓得不到自己的关注而忧虑,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这才是君子所应当忧虑的。
在这里,曾国藩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宏图大志,他认为君子应该悲天命而悯人穷。历史上,这样的君子仁人不胜枚举。
唐代的杜甫素有“诗圣”之称,他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也受到人们高度的推崇。特别是他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更是让人钦佩不已。
北宋的范仲淹心忧天下,以身许国,虽三次被贬出朝,但他无怨无悔,只要有利于社稷,即使身处逆境,他也不会缄默不言。一次,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范仲淹立即奏请宋仁宗派人前去救灾,宋仁宗不予重视,他问宋仁宗说:“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宋仁宗感到惭愧,就派范仲淹前去赈灾。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赈济,并奏请减免赋税,还特意将灾民充饥的乌味草带回京城,请宋仁宗传示朝廷上下,以劝诫他们勿忘百姓之疾苦,杜绝奢侈之风。</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