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智慧是对待生活以及处理生活的态度: 第一节 掌握知人之法(2)
第一节 掌握知人之法(2)
读人如读书
自古就有读书这一说,但现在又出现了读人这个说法。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读人,同时也在被别人读。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人就是复杂的、难以读尽又难以读透的一部大书。
尤为简单的读人莫过于读婴幼儿,每当婴幼儿啼哭时都表示着有什么要求,细心的父母自会读懂。大音乐家贝多芬曾把婴幼儿的啼哭比作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那么,婴幼儿的笑靥,也就可以比作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了。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变得越来越复杂起来,要读透一个人也就日见其难。但尽管难,我们还得读。做主管领导工作的,能不读人吗?不然怎么能够做到知人善任;搞经营管理的,能不读人吗?不然怎么会知道与你打交道的是儒商还是奸商;搞文学的,能不读人吗?有道是文学即人学;即使你什么功利目的也没有,只是日常生活中交个朋友,也得读人,不然你怎么会交得知己良友?
读人也是一门必要的学问,会读的人读全面,不会读的人仅读到枝节;会读的人读内在的本质,不会读的人仅读表面的现象。由此,历史上因读人的正确与失误所得出的经验教训真是车载斗量,不胜枚举。
有一次,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他就作出了决定:此人不能留用。推荐者问他为何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土川元夫说:“这个人与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给留有说话的余地,我说话的时候,他又满不在乎地根本就不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个达官贵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经常与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说给我听,让我了解;第三,我所关心的话题,他又谈不出来,这种人怎么能够任用呢!”听了土川元夫的这番分析后,推荐人佩服得直点头。
人心隔肚皮,读人实在是不容易,但不得不读。只有读懂人,才有知人之明,而读不懂人,就会败事,甚至伤身。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因当初没有读懂庞涓,因而受到了剐掉膝盖骨的重刑,而韩非没有读懂李斯,最后竟被囚禁而死。
能读书的人,更要学会读人。哪怕仅仅是一颦一笑,一丛鱼尾纹,文学家从中透视人们深埋其中的哀乐人生,社会学家从中寻觅以往的历史,心理学家从中管窥人们的血型和性格,哲学家从中剖析人性的善恶,医学家从中判断人们的健康状况。
即使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一首动听的牧歌,但首先自己得光明磊落,心地坦然,然后,才能以冷静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中的人,去读懂社会中的人。读好了人这部大书,有助于我们的事业。心理学感言
如果我们能把人心像书一样拿在手上阅读的话,就会以更热情和自信的态度来面对芸芸众生。但是,要读懂人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都有隐蔽着的内在思想、动机等,这些都是人们所不愿意轻易示人的。然而,这些隐蔽的东西总会不自觉地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被人们觉察到。
冷静客观地识人
世界是人的世界,想要读懂世界,就要读懂人。成大事者都知道自己成长的真正土壤就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所以他们走上社会之前先学习如何识人,看懂人心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法宝。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发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这不仅是看重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对知人识人不易的感慨。为此,所有成大器者,没有不会看人识人的,他们不仅是知人识人的专业研究员,也是深有资历的识人专家。
人的识别,是对人的觉悟、品质、知识、工作能力、性格、精力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历史考察与评价。“知人”既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对人合理评价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知人是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基本保证。没有识人的“慧眼”,“近己之好恶而不知”,就不能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原则。知人是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知人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激励人才奋发进取的有效措施。
刘邦的长处是善于知人用人,大胆从基层中提拔人。陈平的重用就是其中一例。刘邦看中陈平的长处,因此,没有猜疑他是归降之臣而重用之。等到大臣谗言毁之时,刘邦却深明用人之道,不予理会,对陈平厚加赏赐,提升为护军中尉,监察全体官兵。从此,诸将再不敢谗毁陈平。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唐太宗曾说的“何代无贤”非常值得今天的识人用才者深思、借鉴。唐太宗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就是因为他知人识人。
“人之难知,不在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即识别虚伪和诚实。人有坏人与好人之分,英雄有真英雄与假英雄之别,君子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差。人还可以分为虚伪与诚实;有人表面诚实内心藏杀机;有“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是愚笨的样子,而内在里却是聪明之人;有“自作聪明”而实际愚笨的人……
难怪人们常说,“天下者,知人为难。”今天,大家懂得知人难,就不会对人轻易下结论,就会更科学地鉴别人,就会更冷静客观地证人。
“事之至大,莫如知人”。对于领导者来说,“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没有比识人更重要的了。对聪明的人来说,“知者莫于知贤”,没有比发现和了解贤者更重要的了;对于主持政务的人来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尊重贤士是治政的根本。“求治之道,首与用贤”。治理国家的方法,首先在于使用贤人。“安危之本在于任人”,即国家安危的根本在于任人。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
这就告诉人们: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政策法规,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如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附只因为他的德行,四邻亲近友善只因他的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被撞得粉碎,冒犯它的一定被烧得焦头烂额。如此,即便是有强暴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知人才能为事之至大。因此,一个成功人士首先必是一个善于识人知人的高手。
所以,我们说,成事之先要识人,识人方可兴大事。心理学感言
一个人要想成事,先得学会识人。识人就要坚持“不一个人看人,不一只眼睛看人。”坚持用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人,做一个善于识别“千里马”的“伯乐”。</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