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李嘉诚商道真经TXT下载>>李嘉诚商道真经>> 谋求成功没有绝对的公式(1)TXT下载

    李嘉诚商道真经: 谋求成功没有绝对的公式(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谋求成功没有绝对的公式(1)

        李嘉诚如是说:在事业上谋求成功,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式。但如果能依赖某些原则的话,能将成功的希望提高很多。

        精彩解读

        在卫星电视出现之前,香港已有两家电视台:“无线台”和“亚视台”。鉴于西方有线电视的发展,港府计划设立第二电讯网络,并于1988年正式予以批准。第二电讯网络将提供有线电视和其他非专利电讯服务(如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已经拥有做专利电讯业务的和黄集团,捷足先登,迅速与英国大东电报局、香港中信公司等集团组成新财团,力夺第二电讯网经营权。李嘉诚看好的是有线电视的广阔前景,有线电视实行向用户收费制,与免费的无线台冲突不大。

        1988年2月24日,和黄、中信、大东合组的亚洲卫星公司成立,宣布投资发射、操作经营第一枚专为亚洲提供电讯服务的人造卫星,计划利用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入东南亚上空同步轨道。李嘉诚双管齐下,一手欲夺第二电讯网,一手放卫星覆盖亚洲,显示出“超人”的一贯作风。

        1989年初,港府初步选定有实绩的和黄为第二电讯网的经营者。另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是包玉刚的九龙仓与郭得胜的新鸿基地产合组的新财团。1989年北京风波发生后,香港再爆信心危机。港府要求的投资承担最低线是55亿港元,方可取得有线电视经营牌照。和黄集团的首脑,在是否在港重点投资问题上意见分歧,举棋不定。结果,港府转手把牌照给了九龙仓有线传播公司。李嘉诚的如意设想遭到沉重挫折。李嘉诚并没有退出角逐,而是面对现实,亡羊补牢,绕路上山。

        按亚洲卫星公司与中国航天部的原有协议,“亚洲卫星一号”人造卫星,于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上天。“亚洲卫星一号”的原用途是以电话服务为主,由和记通讯负责经营。该卫星共24个转发器,全部出租年租金约2500万美元。鉴于它目前的使用率很小,李嘉诚“移花接木”,把未尽其用的卫星改用在刚刚起步的电视计划上。李嘉诚家族与和记黄埔各占一半股权,成立了“卫星广播有限公司”,开拓了卫星电视的新领域。李嘉诚面对挫折,并不气馁,而是另辟蹊径,独创新路。李嘉诚在电视领域终于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地位。卫视将向亚洲卫星公司所拥有的“亚洲卫星一号”租用线路。李嘉诚的思路是“移花接木”,物尽其用。由于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对卫星电视抱有浓厚的兴趣,和黄主席马世民任命他为卫星广播有限公司(简称卫视)的董事兼行政负责人之一。

        1990年8月,李嘉诚说服港府,放宽有关条例。新条例规定,若使用碟型天线收看卫星电视讯号,只要不涉及商业用途((指向用户收费等)或再行转播(指向无线台、有线台有偿提供服务),便无须申请批准及领取牌照。条例又规定,只接一部电视机的独立卫星碟型天线可豁免领牌;若一座大厦共有卫星碟型天线及室内系统,则需持牌公司安装及操作。

        据统计,全港至少有15万座大厦符合安装卫星天线标准。这对九龙仓的有线电视是个莫大的威胁。九龙仓有线董事局主席是包玉刚的女婿吴光正,他禁止安装卫星天线的持牌公司进入该家族所控的大厦安装碟型天线及室内系统。李泽楷则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他不准九龙仓打进长实系兴建和管理的大型屋村、大厦楼宇安装有线电视。很难确认是谁最先挑起战火。事实是剑拔弩张,狼烟顿起。

        1990年12月,卫星电视正式获得营业执照,但有两个苛刻的附加条件:一是不可播放粤语节目,二是不得向用户收取费用。李嘉诚深知,第一个条件是无线、亚视、有线等3家电视台向港府施加压力的结果,是要置卫视于死地的狠毒一招。卫视的主要市场在香港。香港华人,不仅不愿看国语节目,绝大部分人连听都听不懂。不许播粤语节目,等于丧失最庞大最重要的香港市场。这与要卫视的命无异。

        李嘉诚李泽楷父子频频出入港府,要求解除禁播粤语节目的条例。而且李嘉诚一反他往常的以和为贵的作风,李氏父子轮番上阵,借助传媒,指责港府规定的荒谬性:一家香港本地注册的电视台,却不准许播放本地话的节目,此乃无稽之谈……当然,李嘉诚不是一时冲动有此举动,他旨在争取民心。李嘉诚委托一家独立的公关公司,搞了一次民意测验,接近百分之百的卫视用户都赞成播放粤语节目。李泽楷将测验结果呈交港府广播事务管理局,作为修改条例的参考。

        并且,李泽楷对九龙仓穷追猛打,欲置对手于“死地”。有人说,其势之锐,比当年其父逼迫置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九龙仓以放弃有线电视计划威胁港府。九龙仓采用哀兵之术,以争取公众舆论和港府有关官员的同情。李泽楷继续攻其“死穴”,既要港府解除禁播粤语节目的条例,还要求准许向用户收取费用。

        这场电视大战,双方的后台都是香港顶尖的华资财团,双方的投资都达几十亿港元。因此,港府哪边都不想得罪。态度自然是采取中庸,一方面放宽对粤语节目的限制,另一方面只维持一家收费电视。

        李泽楷力撼吴光正,已初步达到预期目的。一位评论家说:“李泽楷采取的是进尺得寸的战术,欲借五百,则开口一千,否则借五百都要打折扣。”对付港府荒谬的禁播粤语的规定,李嘉诚采用争取民心的对策,利用民众数量庞大的优势,向港府施加压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李嘉诚商道真经,小说《李嘉诚商道真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李嘉诚商道真经 谋求成功没有绝对的公式(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