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注目礼TXT下载>>注目礼>> 第九章 当“我”君临天下……(17)TXT下载

    注目礼: 第九章 当“我”君临天下……(1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九章 当“我”君临天下……(17)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组织更是如此。家庭有家庭的计划,企业有企业的计划,团体有团体的计划,国家有国家的计划,比如中国眼下已行进在“十二五”规划中。一个人不能够“脚踩西瓜皮”,一个组织更不能“滑到哪里算哪里”。

        仍然要计划,即便时间和精力有限,即便信息爆炸,即便“计划不如变化”,甚至即便计划老是出纰漏——比如原计划九点之前到公司,但出乎意料,中途车子抛了锚,十点半还没到。或许可以把自己的车子提前检修好,保证万无一失,但别人的车子路中抛锚了,十一点还到不了公司。一个人可以做到把自己的情况百分百考虑好,但能做到把别人和外边的情况也百分百考虑好吗?

        就像战场上一样,尽管情况瞬息万变,但指挥官仍要作规划和安排,不打无准备之仗。尽管信息永远不完全,但仍要更充分地掌握信息,以便计划,而绝不是以此否定计划。甚至可以说,正因为信息永远不完全,正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才需要计划。

        退一万步说,即便否定计划,也不足以倒向作为计划对立面的市场。既然连计划都不成,为什么不计划就能成?完全违背人的常识嘛,如果真有看不见的手,听天由命就成?无论中外,历来都有一部分人士反对市场而迷恋计划,原因不仅在于他们热衷计划体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也因为逻辑上就没办法接受听天由命——不计划优于计划确实太偏离常识!

        有人可能要说,遑论其他,事实胜于雄辩,古今中外的无数经验表明:不计划就是比计划好!可反方也能就事论事,古今中外的无数经验表明:计划就是比不计划好!最典型的经验是来自战场,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条战场黄金法则不正表明凡事都要计划吗?

        在对计划作否证时,哈耶克从哲学、认识论和生物学中支取大量的东西,搅拌在一起,存在用“五车”压人之嫌。但无论如何,对计划的否证都不足以置计划于死地,充其量只构成驳倒计划的一个必要条件。

        实际上,哈耶克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过就是“一盘散沙”——决策分散化,反对的只是集中计划,即把一大批人和事的计划交给某一个中央当局。“我”是围绕“我”的一种圆运动,对利益的计划与生俱来。谁也不可能真正驳倒计划,除非不是“我”!

        谁来计划:伯乐怎么找

        真正的难题是在于:谁来计划?所谓计划,必须有一个主,由这个主来作出规划和安排。这一点应该毫无疑问,人人都作规划和安排,人人做主,可能就无所谓计划了。

        可谁来做主呢?有人可能要说,由最有智慧的人来做主,因为他最有主见。可谁最有智慧呢?别人怎么知道他最有智慧呢?有人可能要说,由最有信息的人来做主,因为他最了解全局。可谁最了解全局呢?别人怎么知道他最了解全局呢?不管提出什么样的人选,都存在一样的疑问:别人怎么知道他如此这般?

        “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韩愈的这句话千古流传,茅于轼先生曾提出深刻的质疑:按韩愈的想法,一旦有了伯乐,千里马就能被发现,不会“骈死于槽枥之间”。可问题在于:千里马难找,伯乐就容易找吗?只要有两个人说自己是伯乐,而所相中的千里马恰好又不同,问题又来了:谁是真伯乐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注目礼,小说《注目礼》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目礼 第九章 当“我”君临天下……(1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