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TXT下载>>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2)TXT下载

    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2)

        正因如此,胡雪岩才要充当朝廷与洋人争端的调停人的角色。胡雪岩认为:朝廷与洋人的争端只是一时的,不会闹得无休无止。僵持下去,不仅仅洋人在华的利益要遭受重创,而且上海市面一旦萧条,朝廷在东南的收入也将减少大半,说到底二虎相争,是两败俱伤。胡雪岩的真实想法是:由自己出面在朝廷与洋人之间穿针引线进行调解,让双方彼此达成谅解,和睦共处。叫官场相信洋人,也叫洋人相信官场。“这样子才能把上海市面弄热闹起来”。通过协调朝廷、洋人双方的矛盾,使双方互通贸易,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商业往来的好的政治环境,那时开戏院、茶楼也好,买地皮搞房产也好,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会无往而不利。

        于是,胡雪岩抓紧时间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决定把自己囤积的生丝尽快脱手。这本来是他准备在销洋庄的过程中用来控制市场、垄断价格的一批丝,他之所以选择了在这个时候脱手,无非是在洋人受到朝廷禁止与洋人贸易时,要向洋人做出一个友好的姿态。因为洋人要在中国做生意,一般来说十分地重视中国商人对待洋人的态度。另一件事则是去苏州拜见苏州学台何桂清,想通过他搭上官场的路子,在官场找到人来出面调停。在胡雪岩看来,以自身的力量去调停朝廷与洋人的争端,效果非常有限,但是如果有得力的人出来做这件事,平息朝廷和洋人之间的争端,并不是办不到的。

        对于如何才能解决朝廷与洋人争端,胡雪岩当然只能从一个商人的角度去看。撇开胡雪岩的认识的对错暂且不论,单看胡雪岩对于自己的事业兴盛与市面安定繁荣之间密切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胡雪岩基于自己的认识主动所做的调停转圜造势取势,要帮助朝廷“把上海市面弄热闹起来”的努力,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对于每一个商人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只有社会局面稳定,市面才可能繁荣;市面繁荣,自己的事业才有兴旺发达的条件;而市面的安定与繁荣,又是靠大家共同努力来维持的。

        挥斥千金,济世安民

        做好事也是营势生势的有效措施之一。胡雪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做好事,就是求市面平静。通过做好事,行善举,博得善名,也是为了商业发展营造出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也是造势取势的一种策略。

        胡雪岩做为一个晚清时代的商人却能够胸怀天下,仁义济世,经常行善做好事,而且不遗余力,并且他做的事,都是利于平民百姓的很实在的好事。比如胡雪岩在胡庆余堂药店定下的免费施茶送药的规矩,比如他出资在钱塘江边杭州内建码头、设义渡。

        湖州的大兴丝行开张不久,胡雪岩到了湖州。一到湖州,胡雪岩就吩咐丝行“档手”黄仪做了一件能够给湖州的老百姓以实惠的好事:时令在七月中旬,气温居高不下,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节,人们很容易中暑。丝行准备在店前施茶、施药。当天就在大兴丝行门前摆出了一座木架子,木架子上放了两只可装一担水的茶缸。两只大茶缸都装满了茶水,水中还特意加上了菊花、麦冬等清火败毒的药料。茶缸旁边放上许多只安了手柄的竹筒当茶杯,来往的行人免费饮用。另外,丝行门前还贴了一张广告,意思是免费向路人赠送“辟瘟丹”、“诸葛行军散”等药丸。如此一来,丝行门前一下子热闹起来,喝茶索药的人络绎不绝,一上午就送出去200瓶“诸葛行军散”,200多包“辟瘟丹”。黄仪心中忧虑重重,一怕如此下来花费太多,难以为继;二怕前来讨药的人太多,影响丝行生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小说《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