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TXT下载>>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63司马光TXT下载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63司马光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63司马光

        皇帝教科书的作者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有两部著作堪称不朽,一部为《史记》,另一部就是《资治通鉴》,其作者分别是司马迁和司马光。单论史学成就,司马光比前辈司马迁略逊一筹,若看综合指数,那司马迁就远远不及这个后生了。因为司马光不仅是历史学家,更是一位曾经执掌一国大权的政治家。

        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祖父司马炫官至耀州富平县令,父亲司马池则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官居四品,为人清直仁厚,号称一代名臣。

        司马光在童年时便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拥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超强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凭着这个素质,司马光在一个偶然的事件中,脱颖而出,一“砸”成名。当然,这个事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了: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玩捉迷藏,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来后,那个孩子得救了。

        那时传媒业还不发达,也没有狗仔队,但仅靠着口口相传,未加任何炒作,司马光就瞬时成了名噪全国的童星。当时有一位极具商业眼光的画师,把这个故事画成了一本叫做《小儿击瓮图》的连环画进行兜售,结果一版再版,成为当时有名的畅销书。

        但有句老话叫“少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时候出类拔萃的人,长大后不见得怎么优秀。也许为了证明这句话的荒谬,宝元元年(1038年),十九岁的司马光毅然放弃保送的机会(按照古时官制,祖父或者父亲当官时,朝廷会根据其官职,恩选不同人数的子孙直接做某个级别的官),直接参加朝廷举行的全国高考——科举考试,结果一举高中进士甲第,令天下人钦佩不已。

        步入仕途的司马光,靠着以往积聚的名声和肚子里的真才实学,步步高升。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激进派王安石。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后世的人大多将其视为守旧、迂腐,其实换个视角来看,这恰恰证明了他的成熟。正如他打的那个比方:要盖新房子,先要有工匠和材料,可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就把旧房子全部拆了,住哪?他的意思是说,改革是好事,但时机还不成熟,需要循序渐进。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似乎也反证了这个老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但正处于狂热之中的宋神宗,完全不理睬他的言论。吵也吵不过,打又打不得,而且顶头上司还站在自己的反对派那边,没办法,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自请离京,专心编撰起那本专门给皇帝看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宋神宗虽然不认同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对他编撰的《资治通鉴》还是大力支持的,要钱出钱,要力出力,而且还亲自赐名《资治通鉴》(原名叫《通志》)。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至元丰七年(1084年),《资治通鉴》终于成书。

        上天似乎跟司马光开了个善意的玩笑,故意让他政治失意,以腾出时间来编撰这部伟大的著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资治通鉴》完稿后的第二年即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就被召回了京城重新主政。此时,宋神宗已死,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

        重新掌权的司马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新党,尽废新法,把王安石那一套统统清洗干净。干完这些事之后,到元祐元年(1086年)秋天,已经68岁高龄的司马光就与世长辞了。

        听到司马光去世的噩耗后,“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死后能有如此哀荣,也可看出司马光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小说《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63司马光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