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火星人经济学TXT下载>>火星人经济学>> 5.人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TXT下载

    火星人经济学: 5.人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5.人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人是利己的,但是在他的另一部同样很有影响力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他又认为人是有道德的,人是普遍具有同情心的。也就是说,人也是利他的。亚当?斯密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经济学家们一直对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持不同的意见,并争论不休。那么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呢?

        亚当?斯密的经典经济学理论之一是“看不见的手”。他在《国富论》中如此表述:“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种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使社会的每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

        虽然亚当·斯密认为人们的经济行为在无益中,因为“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而产生了利他的效果,但是他还是认为人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而不是为了使他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可以说,亚当?斯密认为人是利己的。但是在他的另一部同样很有影响力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他又认为,人是有道德的,人是普遍具有同情心的。也就是说,人也是利他的。亚当?斯密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经济学家们一直对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持不同的意见,并争论不休。那么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呢?

        有人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做出了如下的解释:许多人认为这段话只说明人是利己的,只有启动利己之心,才会去进行交换,才会有经济活动,因此也才会有社会的进步,也就才会有作为结果的利他。这段话说明,利己是目的,利他则是手段,先要运用利他这手段,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如果面包师等人,不首先卖面包给他人,他自己也就得不到回报。也就是说,盈利是目的,满足顾客的需要是手段,所以利他的结果是利己。

        以社会中只有两个主体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两个人都是理性的人,那只有在交易都会受益时,交易才会发生。如果一方获得而另一方损失,则交易就不会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拔一毛而利天下,不拔也”的原因。虽然是利天下,但是对自己却是一种损失,即便损的仅仅是一毛。如果交易不能自愿发生,那么在这些人之间再做任何分配资源的努力都只能改善一方的福利而恶化另一方的处境。简单举例来说,如果某个人生产苹果,但偶尔也想吃个梨,那么他就愿意付出一些苹果去与另一个生产梨子的人交易。如果这个生产梨的人也想吃苹果,那么这种交易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而如果对方恰恰是个讨厌苹果的人,交易对自己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那么他必然就不会选择进行交易。

        经济学家认为交易会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但是从这个理论中也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因为能够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所以人们才进行交易。也就是说,每个人来进行交易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状况变得更好,即人们交易的目的还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的。

        当然,在现实中的确有一些人做的一些事是为了他人,是利他,而不是利己的。天津有一个老人白芳礼退休后于1982年开始从事个体三轮客运。1987年,74岁的他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捐助了许多贫困的孩子上学。他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将近90岁。以下是老人无私奉献的不完全记录:

        1988年,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款5000元;

        1989年,为天津市教师奖励基金捐款800元;

        1990年,为沧县大官厅乡教育基金捐款2000元;

        1991年,为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教师奖励基金、北门东中学和黄纬路小学等,共捐款8100元;

        1992年,为“希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小学捐款3000元;

        1993年,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

        1994年,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年宫捐款1000元。

        曾经有人计算过,这些年来,他总共捐款的金额达35万元。从始至终,白芳礼没想过得到回报,捐助的款项也大多是通过学校和单位送到受助学生的手里的,他从没打听过学生的姓名。有一次,海尔公司为了感谢老人的善举,送了他一台冰箱,都已经从楼下抬到屋里了,老人硬要退回去,他说:“我做事,不为自己,也不为儿女。”有人试图从白方礼那里找到曾经被资助的学生名单,但只发现一张老人与几个孩子的合影照片——这是唯一的一张照片。当问老人对受他资助的孩子有什么要求时,老人回答却很朴实:“我要求他们回去好好学习,好好做工作,好好做人。”

        从经济学的理性人角度来考虑,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付出成本而没有经济收益的行为。他的这种做法完全是无私的,利他而不利己的。但是单纯从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问题上来看,他却是有期望收益的,他的期望收益正如自己所说的 “我要求他们回去好好学习,好好做工作,好好做人”。他做的利他行为是想要得到自己的利己收益——使他人能够在自己的帮助下更好地发展自己。当然这种利己收益是以利他为目的的。虽然对自己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好处,但是却能够因此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可以说是从利己出发,结果达到了利他的目的。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是少数。一般情况下,人们还是要以利己为主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人们除了因为“看不见的手”而利他,因为外部性而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之外,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完全利他的事。因此说,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不能一概而论。</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火星人经济学,小说《火星人经济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火星人经济学 5.人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