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经济思维TXT下载>>经济思维>> 第三节 市场失灵(8)TXT下载

    经济思维: 第三节 市场失灵(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节 市场失灵(8)

        第四个例子是不发达国家的信贷市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融资主要是在同族内部进行,交易也多集中在族内。这正是因为在同族内部有更高的信用,频繁的族内交易使得人们必须重视声誉,欺骗行为会导致在未来在族内找不到交易伙伴而损失重大。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较低的银行利率和民间的高利贷同时存在。为什么它们可以并存?原因在于,银行提高利率会面临逆向选择(与保险公司提高保险费一样),将低风险的人排斥在市场之外,但是银行的低利率常常产生信贷配给信贷配给指的是,由于利率较低,人们的贷款需求量较大,超过银行可贷资金总额,于是银行将随机地或者根据某种原则将可贷资金分配给各借款人。这意味着有一些借款人将不能得到贷款,或者不能得到充足的贷款。,大量的借款者难以获得贷款,于是民间的高利贷就有了存在的基础。高利贷必然排斥那些低风险的借款人(他们不愿接受高利率),但是高风险的借款人如何确保其还款动机呢?原因可能在于,高利贷往往是凭借对借款人的熟悉(熟悉借款人情况)或者一些可置信的对违约借款人的惩罚(如黑社会暴力讨债),来维持其合约得到履行。那么,为什么没有中间人在银行和高利贷之间进行套利呢?原因可能在于,这种套利的中间人会因吸引太多的“次品”借款人而遭受损失。

        除了阿克洛夫提到的这些例子之外,在经济和生活中还可以找到诸多跟二手车市场类似的逆向选择例子。比如,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投资于证券的读者朋友大概都有感受,投资者很希望了解所要投资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常常只有企业自己最清楚,单个投资者要获得那些信息常常代价高昂,难以承受。由于难以区分经营有方和经营不善的企业,投资者就不愿意购买那些不熟悉的企业股票或债券,除非有大量的关于企业的公众信息。金融市场上提供这种公众信息的常常是一些券商和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经过中介机构的分析师跟踪过的企业,才可能被投资者关注。但问题是,分析师感兴趣的企业或者分析得最多的企业,恰恰也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企业。结果是,一些影响巨大的公司随处可以找到它们的公众信息,而且分析师也紧紧跟踪它们;一些难以找到公众信息的企业,投资者不大关注,而分析师也不会紧紧跟踪,它们的公众信息仍然很少而得不到投资者关注。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公司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资,但是有些企业却做不到这一点。又比如,劳动力市场上也有逆向选择问题。当企业打出广告许诺固定年薪10万元招募一个经理时,就会导致太多年薪不值10万元的人前来应聘。越是表现出对这份工作很有兴趣的人,就越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拿不到10万元年薪的低质量经理。如果他是高质量的经理,那么他就不会表现得非常看重这个招聘。甚至,更有能力,其年薪可以在其他地方拿到超过10万元的经理,根本就不会来企业应聘。所以,如果企业在固定薪水下招募到一个越是想来企业工作的人,其实越有可能招募到的是一个能力比较低的人,所以企业对那些越想得到工作的人,反而没有多大兴趣。对于求职者,上述道理也有一定的行为启示:如果企业开出的是固定薪水,那么为了让企业对你有兴趣,你反而不能表现得太急于得到这份工作。</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经济思维,小说《经济思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经济思维 第三节 市场失灵(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