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经济思维TXT下载>>经济思维>> 第二节 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5)TXT下载

    经济思维: 第二节 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节 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5)

        市场竞争过程理论的观点

        与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同,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并非是令人过于担忧的问题。甚至极少数经济学家认为“垄断”是否真的存在都是值得怀疑的。

        早在20世纪初,弗兰克?奈特(frank hknight,1885—196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就认为现实世界既没有完全竞争也没有完全垄断,并为经济学家花费大量精力研究这两个极端市场感到不满。至于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 1883—1950, 奥地利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则采取了一种视角更为长远的观点。熊彼特强调,市场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发展全新的产品和过程来进行竞争。这意味着,单纯从静态市场竞争观点来看竞争是有问题的——静态竞争中,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够占据和保持垄断地位,是因为没有其他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存在,也没有生产较强替代性产品的厂商存在。这排斥了产品的创新的可能性。如果从动态竞争的视角来看,垄断厂商虽然在短期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但是也正是这种垄断利润激励着企业家去发现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在长期中,这些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会打破原有的垄断。看来,正是短期的垄断利润为长期中埋葬垄断本身而自掘坟墓。每一轮企业家的创新,最终都将会导致“创造性毁灭”,在毁灭现存的垄断势力的同时,创造出新的产品和生产方法。

        我们确实可以在历史上寻找到一些创造性毁灭的例子:航空业和卡车运输的兴起,毁灭了铁路的垄断地位;电影的兴起给剧院带来新的竞争;电视的普及极大地冲击了影院模式;cd代替了磁带,而后者曾取代密纹唱片;手机打破了固话的垄断,并且使传呼机仅仅在通讯史上昙花一现;柯达和富士曾经为争夺胶卷市场而激烈竞争,数码相机的兴起使两家企业的胶卷市场几乎一夜尽失;网络商店的兴起,对书店、超市及各种传统市场的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

        若创造性毁灭是动态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部分,则某一行业的垄断其实不足为虑;因为企业家时时刻刻都在为新的垄断利润而创新,在破坏着旧的垄断企业的根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自然而然地,政府没有必要去打破或者限制一个现存的垄断企业,因为左右垄断企业的垄断力量都只是暂时的,是动态的、长期竞争过程的一部分;除非是政府本身保护这些企业而形成的垄断,否则不可能真的长期持续。

        垄断的成因与反垄断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短期中垄断及垄断利润是可以存在的,但长期中旧的垄断和垄断利润会不断被企业家的创新所破坏。在既存的垄断中,它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要不要加以反对?

        垄断的成因之一是政府设置的进入门槛。在很多时候,政府可能是希望促进竞争的。但有时候政府也会设置进入门槛,通过专利或版权使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排他性,或者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使企业成为某产品的合法供应商。授予专利最典型的例子是新药品。开发新药需要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都很高,开发新药的企业也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垄断利润才会有动力投资于新药的研发。反过来,也正是对药品的专利保护所带来的垄断利润刺激着新药的研发。至于授予经营特许权,在经济生活中也极为常见。比如,我国法律规定邮政专营,就排斥了私人进入邮政服务领域。当然,我国的《邮政法》目前也正在酝酿过程中,国家试图进一步明确邮政的专营业务范围。其他的诸如对资质的认定、定点生产、专卖指定等,都是政府设置的可以形成垄断势力的门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经济思维,小说《经济思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经济思维 第二节 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