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商业的常识TXT下载>>商业的常识>> 吉利收购沃尔沃(2)TXT下载

    商业的常识: 吉利收购沃尔沃(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吉利收购沃尔沃(2)

        再进一步追问,未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关系怎么摆?纳斯达克将股票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和小型股市场。结构清晰,吸引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

        深交所又该怎么处理?是创业板完全独立运作,还是成为主板或者中小板的“预备市场”?抑或干脆先三板合一,深交所变成一个大的“创业板”、“民企板”,再内部调整优化,跟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央企板”pk。

        我们的建议是,决心要早下,时间表要早定。

        三问,谁来保证创业板的质量,谁来过滤创业板的风险?

        纳斯达克市场有一句名言: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揭穿一切——“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 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

        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是“三高”:高度的不确定性、高度的成长性和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就整体而言,这样的企业遵循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而这也正是投资者参与创业板市场的重要目的。但从微观个体而言,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而导致了收益和风险的不匹配。

        那么,在保持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与防范个体企业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成了关系到创业板市场兴亡的重点问题。

        vc是风险偏好的经济动物。纳斯达克的成功离不开硅谷沙丘路上的“点金手”,他们最先发现了苹果、思科、雅虎、谷歌等等。而在创业板首批申报通过的108家企业里面,接受过风险投资的只有不到30家。本土创投界的领跑者深创投和达晨各投了8家,联想投资有一家。至于在中国创投市场上唱主角的外资vc,参投的只有两三家。

        剩下的那些企业是从哪里来的?是各地发改委金融办上市办推荐的。虽然没有指标配额,但数量多寡也是个政绩工程。“山东自2007年后,就没有新公司上市了,这对政府而言,也是很大的压力。”一位山东的发改委官员承认对创业板非常重视。还有传闻说江苏省政府曾经为创业板之事大怒,担心由于准备不足而在首批上市公司中被“剃光头”。

        其实,中国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就可以做到1000家,只要证监会发个文,各省领导一批指标。中国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有15460家吗?经济发达省份领500,不发达的领100,很快就可以达标。这不是笑话,这是我们亲耳听到的高论。问题是,即使这些官员们看得懂企业的财务和历史,也关心企业的未来,但未来所关心的东西,是他们所能把握的吗?

        主板的计划经济和过度“行政化”,创业板能否避免?

        别的不说,至少发行审核制度依然行政化。区别只在于发审委从主板的25人扩充到了35人。除去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的5名工作人员外,14位委员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有6位委员来自律师事务所;各有3位委员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还有基金管理公司的2名高管,以及资产评估机构和发改委各1名。却连一个来自创投业界的专业人士都没有。

        如果创投人士是要避嫌的利益相关者,那么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基金就不是了吗?老专家们就没有自己的产业偏好吗?

        纳斯达克也好,aim、韩国科斯达克也好,它们不担心鱼龙混杂,也不当“保姆”,只要强化公司治理,严格信息披露。至于企业的质量好坏,由保荐人和做市商共担责任。

        我们这只有庄家,还没有做市商。所以,发审委当起了最后的把关人。不过,责任越大,权力也就越大,相应的寻租的空间也就越大。王益就是最好的例子。

        35个人,108家公司,1个月的时间。我很怀疑,发审委的专家们有多少精力在审核他们的财务报表?又有多少精力在评估它们技术的先进性,考察他们模式的可行性?

        当然,就算错了,你也不能让他们退市。

        四问,谁来主导创业板,证监会还是深交所?

        一个有趣的现象:2008年一整年,一直都是深交所在喊创业板。今年到现在,却是证监会在推动创业板。证监会是深交所的上级领导机关,是国务院直接下属的部委机构。

        决定脑袋。多年来,深交所反复要求开创业板,主动提“两高六新”,根本原因是要避免边缘化,在与上交所、港交所的竞争中,把“中国版纳斯达克”当成最大卖点。但喊是没有用的,它没有决定权。而今年,证监会如此“卖力”地加班加点,则是响应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的“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大批中小企业生存困难,产业结构不调整不行了。

        有了解创业板十年难产内情的高人指点,其实2007年、2008年是推出创业板的最佳时机,当时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市场对证监会也一片褒奖之声。但还是因为一些偶然的事情给耽误了。至于具体是哪只“黑天鹅”,他不肯讲。后果就是从6000点掉到了1600点。人民对于证监会的信心又没了。

        按尚福林主席的说法,“推出创业板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也是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的一项基础工作。”所以,这一宏大金融工程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证监会,而不是深交所手中。

        结果是,深交所既不能决定什么样的企业上创业板,也不能决定什么时候开创业板,更不能决定创业板的制度设计成什么样。“求稳”的思路也一定会压过“求新”。</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商业的常识,小说《商业的常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商业的常识 吉利收购沃尔沃(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