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红楼是本政治书TXT下载>>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8)TXT下载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8)

        如果说卫若兰病故,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白首”是怎么回事?史湘云是写得很清楚的,“两鬓又成霜”。但是卫若兰呢?死都死了还白什么首?“白首”说明,卫若兰没有死。既然他没有死,怎么又说史湘云“早寡”呢?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推断出卫若兰、史湘云夫妇婚后不久便成参商二星,不得相见。但是,“白首”与“早寡”的矛盾还是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实际上,这个“死结”是我们自己套上去的。谁说“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自是霜娥偏爱冷”只能代表早寡?守活寡不也是一样吗?这样一来,这个矛盾就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卫若兰到底遭遇了什么,让自己虽然活着却不能与妻子相见,让史湘云过着“守活寡”的日子?

        要搞清楚卫若兰到底遭遇了什么变故,我们先得弄清,他属于“王孙公子”的序列。那么,与他一起出现在秦可卿丧礼上的“王孙公子”还有谁呢?——冯紫英。

        如果仔细看过元春的那一篇,此时提起这个名字,也就不需要再过多解释了。作为“王孙公子”的卫若兰,极有可能与冯紫英一起参与了派系斗争,“射圃”或许就是冯紫英等人号集力量的一次聚会。但是,这次决战性质的斗争以失败而告终。冯紫英没有像上次在“铁网山”那样侥幸得脱,贾府因为这次斗争的失利而崩盘,作为“从犯”的卫若兰则受到了相对较轻的处罚——终身流放!

        我们可以想象,卫若兰、史湘云这对“白首双星”,一个被流放在瘴气四溢的南方丛林,一个在湘江游船上唱戏谋生。虽同在人间,却受命运的捉弄,如同阴阳两隔,怎一个惨字了得!

        3. 瓜州渡口各示惩戒(妙玉)

        与史湘云出场的莫名其妙相比,作为“正册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贾府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子,妙玉的身世似乎很清楚。在第十八回(庚辰本第十七、十八未分回,程本将妙玉出场编入第十七回末,戚序本编入第十八回,现依戚序本),为了筹办元春省亲,贾蔷奉命下江南采买了“十二官”,林之孝就此事向王夫人作了汇报,除了“十二官”以外,还提到了一个人: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生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净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从这一大段文字里,我们能够找到关于妙玉身世的所有疑问,比如她为什么出家、为什么留在都中等等。更重要的是,这段文字对于我们破解妙玉结局的谜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还是继续谈妙玉的身世。林之孝转述了一番详情,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邢岫烟居然与妙玉是故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第六十三回,邢岫烟无意中跟宝玉说起了那段经历:

        “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地庙里去作伴。”

        加上邢岫烟的佐证,妙玉的来历我们基本上搞清楚了。这个苏州女子在病痛的逼迫下“带发修行”,又曾在江南的蟠香寺“修炼”,后来随师父辗转来到京城住下。如今父母、师父俱亡,她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

        妙玉的历史看似很清楚,但总有一个问题令人难以释怀:为什么在“正册十二钗”里,出现了这么一个与贾府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子?另外还有一个细节,更是加深了这个质疑。

        在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来妙玉的拢翠庵品茶,妙玉将茶捧给贾母的时候,贾母突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不吃六安茶。”这就奇怪了,您老怎么不早说?别人都把茶端上来了你整这话,贾母今天是怎么回事?好比到别人家做客,人家杀鸡宰羊忙活半天,你一上饭桌就冒出一句“贫僧不食荤腥”,这就是摆谱。更奇怪的还在后面,妙玉当即回答:“知道。这是老君眉。”她怎么会知道?贾母来拢翠庵喝过茶吗?从妙玉出场到现在,没有提到过。就算是贾母来喝过,“不吃六安茶”也应该在第一次就说了,这次何必再重复?那么,妙玉到底是怎么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直接端出“老君眉”的呢?

        或许有人会说了,这也值得研究吗?贾母的生活习惯在荣国府就是规矩,妙玉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下人就不会告诉她吗?这个解释看似像那么回事,其实很不靠谱。首先,贾母“不吃六安茶”的规矩应该是很多年前沿袭下来的,现在的下人不见得知道,只要采办的单子里没有六安茶这一项就行了。其次,妙玉不是薛宝钗,没那闲工夫扯这些八卦。对妙玉这样的“槛外人”来说,贾母的喜怒哀乐跟她没有半点关系。第三,就算下人们知道贾母这个习惯,无意中透露了这个消息给妙玉,那也得有机会啊。除了贾宝玉以外,妙玉基本上不与荣国府的人来往。贾宝玉分辨胭脂红的产地可能是行家,让他搞清楚“六安茶”和“老君眉”,那不是难为我们这位公子吗?</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是本政治书,小说《红楼是本政治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正册女子们的各样人生(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