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红楼是本政治书TXT下载>>红楼是本政治书>>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21)TXT下载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2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21)

        之所以说宝钗此一戏“能抵过整部黛玉之戏宝钗”,因为宝钗这一戏直达要害,是一次隐藏得很深的火力侦察。黛玉的反应是“不觉红了脸”,宝钗心中有谱了,“木石姻缘”并没有被端到台面上来,“金玉姻缘”还有希望。到了第五十七回,将还有一次更明显的火力侦察,而且发起人已经变成了薛姨妈,此是后话。

        为了进一步笼络黛玉,宝钗对黛玉保证道:

        “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曲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

        宝钗让黛玉不要再像司马牛那样,对自己的孑然一身而哀叹,并答应向黛玉提供燕窝粥,黛玉对此感激不尽。在黛玉的心中,薛宝钗已经不再是“木石姻缘”的一个疙瘩,而是自己的闺阁知己了。黛玉的这个转变,是宝钗两次接近黛玉的重大战果,是“金玉派”调整战略方向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

        薛宝钗在贾母那里碰了软钉子,转而笼络林黛玉,这是“金玉派”调整战略方向的重大步骤,而且效果明显。但是,宝钗的成功却引出了《红楼梦》中仅次于“白首双星”的第二大谜团——“钗玉一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第四十二回,薛宝钗和林黛玉在这一回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前面已经说过了,薛宝钗利用林黛玉情急之中说错话的机会,通过吐露心扉,得到了林黛玉的赏识和认可。在这一回有一段回前批写道: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批不谬矣。”

        这段脂评似乎是想解开一个谜,但其本身就是迷雾重重,主要的疑点有三个。

        第一,“钗、玉名虽二个”中的“玉”是谁?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林黛玉吗?实际上远远没有这样简单。整部《红楼梦》中的脂评对黛玉的简称一般有“颦儿”、“阿颦”、“黛卿”,也有以“二玉”来表示宝玉、黛玉,单说“玉”时,一般情况下说的是贾宝玉。还有,宝钗、黛玉合写时,一般称为“薛林”、“黛钗”,“金玉”也出现过两次(第三回、第六回),“钗玉”的称谓在第二十一回出现过,但恰恰说的是宝钗、宝玉。那么,这段脂评中的“玉”到底是不是林黛玉呢?从后一句“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来看,仿佛说的就是黛玉无疑了,但是那一句话本身也是一个谜。另外,在“终身误”曲目中,“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已经注定了黛、钗不两立,此时怎么会“合而为一”呢?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回宝钗借机接近黛玉,便认为是“钗玉一身”,那么脂砚斋未必太天真了一点。

        第二,这里是第四十二回,批语却提到“书至三十八回时”,为什么有这样的错位?有人会说,无非是抄录的时候抄错了。这样的情况的确是有的,比如在庚辰本中,第十三回的回前批被抄到了第十一回回前去了。但是,第三十八回是“菊花诗”、“螃蟹咏”,在这一回里,无论是宝钗与宝玉,还是宝钗与黛玉,都与“二人合而为一”风马牛不相及。脂砚斋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写出第三十八回来?</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是本政治书,小说《红楼是本政治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是本政治书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2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