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网”议红楼TXT下载>>“网”议红楼>> 皇家官职的买办:戴权者代权TXT下载

    “网”议红楼: 皇家官职的买办:戴权者代权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皇家官职的买办:戴权者代权

        宦官,即太监,是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政治权力中心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帝王家的奴才,所以他们很容易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尽管他们似乎与政治权力无关。起初的宦官,并非全是性功能丧失者。比如秦国宦官嫪毐得秦始皇之母赵姬宠幸,后宫,成了千古丑闻。

        于是,从东汉开始,为了彻底杜绝秽乱宫帷的事迹也让皇宫里唯一的男性,皇帝免戴绿帽。更是为了确保皇家血脉的纯正。宦官全部使用阉人。从此,宦官便成了性无能的代名词。失去性功能的宦官大部分性情为之大变,加之宦官的出身一般比较低贱个人素质不高,得势后的宦官多半是道德模糊者。

        指鹿为马的秦王朝的赵高是第一个将一个强大的帝国彻底整垮的宦官。后世的大明王朝也在宦官九千岁魏宗贤的股掌之中玩耍得摇摇欲坠。这两个例子只是一个典型,在中国封建时代,历史上几乎没有那个政权的垮台不与宦官无关的。他们的存在使封建王朝不断更迭着。

        这就是代皇帝行使权力的这个特殊群体所体现出来的特殊势力从而产生的特殊结果。作为皇帝身边的仆从,宦官很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因为宦官们都孑然一身,使用起来更让皇帝放心,因其个体在社会在朝廷不容易形成势力关系网。于是,宦官便成了皇帝与朝廷重臣之间联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代传圣意是他们工作中的重要职责,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宦官的艺术形象主要是以代传圣意出现的,比如向某大臣送达圣旨;比如某大臣要觐见皇帝,等等。一般由宦官来完成传达皇帝的意思。所以《红楼梦》里的太监戴权名副其实。他不仅代传圣意,还代朝庭户部买卖官职,成了皇家官职的买办!

        文本第13回,秦可卿死了,贾府举办了一场超豪华大葬礼,身为大明宫掌宫内相的宦官戴权也“坐了大轿,打伞呜锣,亲来上祭”。 打伞呜锣坐大轿,可见宦官戴权的级别之高。当贾珍为了让出殡的儿媳灵位好看些,欲为儿子贾蓉买个官衔。于是便求戴权。

        戴权会意,很轻松且堂而皇之地说: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日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

        履历写好交与戴权,戴权看后,回手便递给一个贴身的小厮收起来,说道:“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那履历填上,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户部的一把手,相当于国务院录属的湛级大员,竟直呼老赵!且他自己都不用亲自上门,打发个小太监传话就把这么大的一件事办妥了。足见戴权权势之盛。

        一张履历、1200两银子、一句传话、一张五品执照。便在一个权势熏天的宦官手里,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整个卖官鬻爵过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卖官鬻爵在各朝各代竟是合法的。这种官职捐纳制度是奴隶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下滋生的温床。

        戴权收了1200两银子,不是直接送到户部去,而是让贾珍送到他家里去。他只是当着贾珍的面说会给户部送银子过去。送与不送,只有老天知道。所以当贾珍问:银子还是我到部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回说送到他家里就完了。很明显这两个空缺官职所卖的银子进了戴权的个人腰包。

        古代官职的捐纳制度,是古代官吏的三大来源之一。它们是世袭、科举、捐纳三种。偶尔也会有皇帝的亲赐。隋唐前没有科举一途,是一种举荐制度。隋唐后废举荐为科举。于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没有背景没有钱财的普通知识分子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这无疑是当时社会的进步。

        这种以考取仕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并不一定是通过考试获得的,而是通过实践工作。但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是国家干部,所以大学生一度被誉为天之骄子。如今却有点唯文凭是论的味道了,公务员一律要过考试关,且有文凭上的高要求。

        且不管这种通过考试获得公务员的身份,是否是最科学的做法,但就现阶段而言,还找不出更合理的录用公务员的方式。好在现在,没有了世袭制,也许,有个做官的亲属,可以通过非常规手段使他获得公务员的身份比普通百姓更容易些。至于捐纳制度更是被彻底取消了。尽管不排除有极个别贪官污吏冒着被法律制裁的危险做些变相的卖官鬻爵的勾当。

        是一个政权一个政府的天敌,一个政府明码标价地出卖官职,则是一个政权最大的弊策。可惜历代君王都没有看到这点。一代明君康熙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孙子也是一代明君的乾隆则是经常性的卖官,“官”这东西俨然成了他们皇家的私有商品。无怪乎,有历史学家认为,大清真正没落是从乾隆开始的。乾隆的这一举策给他的后人树立了极其不良的范例。

        1200两银子卖给了贾府的纨绔子弟贾蓉一个很重要的官职“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这应该不是一个虚职,因为卖给贾珍的时候,是说“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好家伙!不是虚衔那就是实职,从字面上理解他是保卫皇城保护皇帝的五品官儿。这样的重责落在贾蓉这样的人身上,那皇城的安全,还有皇帝的性命,真是太不保险了。

        花银子买个官儿的人,极少有治理一方水土的高尚抱负。对于这类人而言,捐钱做官只不过一宗买卖。投出去的银子,除了要收回成本还是要追求最大利益的。于是乎,大贪特贪。又用贪来的银子捐个更大的官儿,贪更多的银子。如此。这笔生意做得才不亏。

        宦官往往是卖官鬻爵这行生意的最大买办,或二道贩子。然而卖官鬻爵者并不全是宦官!他只是卖官鬻爵的一部分群体而已。所以,卖官鬻爵的行为不会因为没有宦官;也不会因为没有政府的合法认可而绝迹。</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网”议红楼,小说《“网”议红楼》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议红楼 皇家官职的买办:戴权者代权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