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锦瑟无端五十弦TXT下载>>锦瑟无端五十弦>> 梅花为何有三弄(5)TXT下载

    锦瑟无端五十弦: 梅花为何有三弄(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梅花为何有三弄(5)

        而这个陈后主在欢歌岁月时于南京的后宫里所写的那曲《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了“亡国之音”:“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曲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变幻,依然被那秦淮的商女时时歌唱,所以要让那隔江听到的杜牧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当这隋平陈后,为了扫除金陵的王气,于是将“建康城邑,并平荡耕垦”。唐代也继续延续隋朝的方式,于是金陵硬生生被觊觎它的长安逼成了一个“昔日之通都,今日之小邑”。英雄都成了灰,只剩下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

        等到那诗人在唐朝的土地上如百花齐放时,这南京城的悲剧成了他们的浅斟低吟的诗句。

        那李白站在这土地上的时候一叹再叹而成诗:“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分别的时候不舍友人亦不舍这金陵的酒肆而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那顾况的诗里看见的是人世俯仰已千年的风景:“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而韦庄见这昔日繁华的南京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感慨成悲:“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在唐朝诗人的感慨中过去了,在流水落花般的五代十国中迎来又一个诗人倾城的悲剧。

        ——那南唐的后主李煜在自己的末世狂欢中再次为南京制造了又一出千古风流的传奇。

        那年,他在南京城里写着一首又一首倾城之诗。那时,他诗里南京城的风光如梦境: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照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而当有一天,赵匡胤的军队渡过了长江,将南京城包围。而李煜依然在城里填着词,只来得及填半阕,城就倾塌了。于是那倾国之时填的《临江仙》成了倾城的经典: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那时的诗里,他只想着自己小小爱情的快乐,而倾国之后的诗叹尽了人世的悲欢: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呆在开封回望“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南京只能写诗做相思:“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风水流转,几百年后,那南宋高宗赵构仓皇逃离开封,于1127年即位于南京,在这座他的祖先倾翻的城池里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而让自己大宋的血脉得以残存后,一直到1138年才迁都临安杭州,而错把杭州做汴州地延续了两百年。

        明初朱元璋建都在此为应天府,后迁都北京。遂将此应天府改为南京,南京的名称从这个时候开始。

        后来,清灭了明,当一座座城池哗啦啦倾倒的时候,南京城则用其悲怆的姿态上演了一出《桃花扇》的戏,戏里绝望地浩叹:“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

        余秋雨曾为此写过:“《桃花扇》中那位秦淮名妓李香君,身份低贱而品格高洁,在清兵浩荡南下、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时节保持着多大的民族气节!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和她的恋人侯朝宗为抗清扶明不惜赴汤蹈火、奔命呼号的时候,恰恰正是苟延残喘而仍然荒淫无度的南明小朝廷,作践了他们。那个在当时当地看来既是明朝也是汉族的最后代表的弘光政权,根本不要她和她的姐妹们的忠君泪、报国心,而只要她们作为一个女人最可怜的色相。李香君真想与恋人一起为大明捐躯流血,但叫她恶心的是,竟然是大明的官僚来强逼她成婚,而使她血溅纸扇,染成‘桃花’。”

        所以:“这样的朝廷就让它去了吧,长叹一声,气节、操守、抗争、奔走,全都成了荒诞和自嘲。《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是孔老夫子的后裔,连他,也对历史转捩时期那种盲目的正统观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把这种怀疑,转化成了笔底的灭寂和苍凉。”

        这座南京城就这样以自己倾蹋之姿,让众文人,反省。而反省之后,那戏里只剩悲凉:

        山松野草带花桃,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几无人瞧。

        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牢牢。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台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抛,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这出发生在南京城上的绝唱,让以前那些只是一场唱尽个体悲欢的戏曲,上升到了一种俯看众生的高度。

        因为这一低头,而视野宏大。

        不管怎样,历史依然如水而逝,可叹这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这座在血与火中经历了多次洗礼的悲怆的城市,这座在和平时期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旖旎曲调的城池,它如此悲壮的气魄与妩媚的气质交相辉映,它的气度,无与伦比。

        看这座城的过往,才能体悟,为何那一曲《梅花三弄》要在这里奏响。

        再听一曲《梅花三弄》吧,在这个城市的声音里惆怅那梅花落,山川已不可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锦瑟无端五十弦,小说《锦瑟无端五十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锦瑟无端五十弦 梅花为何有三弄(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