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锦瑟无端五十弦TXT下载>>锦瑟无端五十弦>> 梅花为何有三弄(4)TXT下载

    锦瑟无端五十弦: 梅花为何有三弄(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梅花为何有三弄(4)

        然而,不管后来如何,孙权在南京上演的这第一场武戏,终究随着天下俊杰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此,化成了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成为李煜的诗——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那时孙家的东吴政权在南京也不过只维持了仅仅51年。一座城的历史的转折在公元279年瞬间发生。这年,东吴依江而设的屏障那拦江的铁索和水上的铁锥都没能挡得住来自北方西晋的水师。第二年,东吴被灭。

        而在其被灭的30多年后,长江上再次挤满渡船。大批中原豪门士族随着西晋的灭亡司马氏的偏安而纷纷南下到南京,这座城浪遏飞舟的命运,也紧随他们末世的狂欢,靠岸了。从此,这座城岸夹桃花锦浪生般妩媚。而偏安这个字眼,也似乎从此如魔咒魇住了南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没有一座城市像南京这样,做过十个朝代的都城,但最长的都没超过百年。

        随着司马家族建都南京,一个绮靡的东晋开始了。而南京的风气也从此发生了巨大转变,从那开场的战鼓掀天化成了携一笛即可遍地是江湖的《梅花三弄》。

        而这南京城的转变,从这王徽之和桓子野相遇而成《梅花三弄》的东晋开始,是巧合亦是一种宣告,从此,这座城将从英雄风流处变成一段旧时月色、梅边吹笛的风月情。

        那时候,偏安在南京城里的东晋,虽然仓皇从北方逃出,却在此泥暖草生的江南如刚长成的少年,而隔花初见其楚楚风流的年少。

        那时的风光,旖旎。

        那年,美丽的男子卫玠到了南京城,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可惜他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南京倾城的风光就压死了一美男。

        又那年,谢安与人下围棋,一会儿其儿子谢玄从淝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然无言,又慢慢地下起棋。客人问战局如何,他回答说:“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此分镇定的美,是《世说新语》说的。

        而《晋书》则说出了送走客人后的结局:“既罢,还内,过户限(过门槛),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后来人们便用“折屐齿”或“不觉屐齿之折”来形容喜不自胜的心情。

        又有那年,王献之在南京乌衣巷的家里去世,他的兄弟王徽之赶回吊丧。他坐在献之床前大哭一场后,取下献之生前喜爱的琴想弹一首曲子给献之听,无奈不能成曲,王徽之将琴掷地而感慨:“人琴俱亡。”

        还有那年,那南京的瓦官寺要修建募款,那画家顾恺之点睛一笔即募钱百万——南京城的人们,为了看他给寺里的壁画“维摩诘居士像”点睛的这一时刻,蜂拥入寺捐钱百万。

        总觉得,那时候的南京城是一部戏。戏里的风光如柳明媚,亦如花妩媚。而戏里的人都极尽唯美的姿态演好自己的角色,供众人欣赏。那卫玠如花的容颜,那谢安、王徽之为众人树立的芝兰玉树的风度以及那南京城的人们为看顾恺之点睛而蜂拥捐钱的举动,似乎,那东晋的南京城,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艺术家,一种是欣赏艺术的评论家,总之他们的人生,世代都不缺懂得欣赏的观众。

        那时,人们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喝酒、弹琴、清谈,离别的时候再吹起那《梅花三弄》。在烟雨茫茫的江湖之上追求着人性自由的张扬。而他们的脸上,是那超脱人世的笑容,于是成了让观者欣羡的东晋气质,也让那南京城有了一些“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气度。

        东晋之后,在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如过眼云烟。那时,他们都把南京叫作建康。

        他们倾城追逐模仿着东晋那美男子卫玠一般的娇弱气质,结果,他们的骨架不堪担待那兵临城下的危难,所以一城倾塌成尘土。而这些从温室的废墟里带出来的种子,却在盛唐的土地上开出了茁壮的花朵。

        东晋前的南京,是让人叹:“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

        而六朝之后的南京,是让人说:“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而这六朝最后的时代,以一曲《玉树后庭花》终结于南京。

        那把政事当作副业把吟诗作曲视为主业的陈后主,在隋军攻下南京直入朱雀门时,一君一臣守着空旷的朝廷殿堂,眼见这般凄凉的景象,陈后主感伤地对这一个留下的人说:“朕从来待卿不薄,今众人皆弃我去,唯卿独留,不遇岁寒,焉知松柏?非唯朕无德,亦是江东衣冠道尽。”然后,遽欲避匿。

        而留下的这个人希望陈后主正衣冠、御正殿以维系最后为王的尊严慨然面对惨败的结局,而后主不从,下榻急走,说:“锋刃之下,未可儿戏,朕自有计。”

        于是,奔至后堂,与自己最爱的妃张丽华、孔贵嫔三人并作一束,同投井中躲藏。等隋兵呼哧呼哧把他们拉上来时,才发现原来后主不是体胖,而是因为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同束而上,隋兵皆大笑。据说三人被提上来时,张丽华的胭脂蹭在井口,后人就把这口井称作“胭脂井”。

        本来杨广私嘱一将领勿害张丽华之性命,但等这将领见到张丽华,便以此为借口:“昔太公灭纣,尝蒙面斩妲己,此等妖妃,岂可留得?”斩之于青溪上,让这条清溪又多了一个故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锦瑟无端五十弦,小说《锦瑟无端五十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锦瑟无端五十弦 梅花为何有三弄(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