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中国的逻辑TXT下载>>中国的逻辑>> 网论的逻辑(3)TXT下载

    中国的逻辑: 网论的逻辑(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网论的逻辑(3)

        这个问题提得不错。我回答说:“许多日本人认为中国百姓彻底沉默,言论被当局压制,没有表达个人意见的空间。事实上,这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正在快速取得网络这一新的话语权。”门户网站的论坛、互动社区、校内网、微博……互联网早就成为我了解中国舆论的必经之道,老百姓在政治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在那里。我对国内的前辈们反复强调,了解中国,必须上网。

        有人站起来反驳:“说‘话语权’太夸张了吧。网络语言是虚拟的,网民只是发泄生活上的不满情绪而已,实际上也不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负责任,决策者不会在乎的。”

        在日本,不管它是真实还是虚拟,网络语言对政府的决策来说是毫无影响力和作用的。一方面,日本百姓只关注个人生活,日益淡化对政治的关注。另一方面,若对政治社会有何意见,他们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场合加以表达,比如投票、游行、集会等。

        我接着反问:“那为什么主席、总理等领导人要上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安抚老百姓,鼓励他们要有信心呢?”不管它是真实还是虚拟,当代中国的言论改革正处于逐步开放、多样化的过渡阶段,网络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正在形成唯一的表达空间,难能可贵,政府也在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

        2010年“两会”论证了当代中国政治的两大崛起:一是民生崛起;二是网络崛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政治改革,都与这些崛起相关。这些现象本身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还不能给予价值判断,而依然处于细腻观察的阶段。

        我对“中国网络民意”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并把它定义为:在当前中国面对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社会矛盾逐步升级的特殊发展阶段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在网络上获得了意见渠道的新公民表达的集团化民族情绪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力量。

        网络民意往往是不可控的,这帮人“不怕死”,对政府足以形成崭新的社会压力,有时甚至成为“看不见的敌人”。它有以下四个特征:一、大众化。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过去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观点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他们原来属于不具备话语权的弱势群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逐步把网络视为表达观点的意见渠道,把它视为唯一认同的政治社会。二、体制外。网民已超过4亿,网络民意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和整个国内舆论造成深刻的影响。但它属于体制外,其原因归结于它的匿名制。三、情绪化。网络空间与其说是表达政治观点的平台,不如说是发泄生活情绪的途径。大众也好,体制外也好,这一广泛的群体往往属于缺乏政治权利、财富基础、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四、极端性。由于大众化、体制外、情绪化三方面原因,网络上的言论往往趋于极端化。

        网络民意无疑成为海外中国观察者的新关注点。约翰·奈斯比特先生在著作《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里提出:“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的参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我们称之为‘纵向民主’。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的,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

        这段话给我提供了线索。网络民意与政策回应的互动相当有趣,它有着内在逻辑和机制。网络民意正在促使中国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开放、民主、透明。就民意对决策的影响力度和分量而言,如今,中国与日本、西方国家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前者以庞大的网络资源为支柱,后者以选举、上街游行等程序为支柱,逐渐形成“殊途同归”的关系。

        那么,对网络民意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这一命题,我们心里大概就有数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的逻辑,小说《中国的逻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的逻辑 网论的逻辑(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