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中国的逻辑TXT下载>>中国的逻辑>> 网论的逻辑(1)TXT下载

    中国的逻辑: 网论的逻辑(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网论的逻辑(1)

        2010年两会结束后的一天,我逛北京王府井书店。一进去就发现顾客们围观着印有总理的图书海报,我抱着好奇心过去凑热闹。

        果然如此,新华社总编室刚刚推出了一本书叫《信心与希望——总理访谈实录》(新华出版社)。这本书记载着温总理于2010年2月27日、2009年2月28日、2009年12月27日在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的实录。温总理对网络舆论表示说,这些天来,他一直十分关注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

        中国总理接受网络访谈这一事实足以表明,中央最高层已经把网络空间视为名副其实的舆论环境,把网民视为名副其实的公民,把上网视为名副其实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传达了中央领导给民众的信号:网民要有信心,中国会有希望。

        对于像我这样的观察者来说,了解中国民情,就必须要上网,因为老百姓的想法在那里;要了解中国领导人的心情,必须要上网,因为中国领导人要经上网了解民情、民意、民生。

        我与中国对外政策有关部门的一位高官座谈,讨论最近在中美、中日之间引发热议的敏感话题,商讨日益引起大关注和大反响的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及其决策过程的影响。

        我对于网络舆论对外交决策过程的影响有浓厚兴趣,提出一个观点:从当今中国国情与视角看,西方意义上的舆论或民意基本可等同于网络舆论。对于规模已经超过4亿的网民来说,互联网无疑提供着最宽松的言论自由和话语权。

        那位高官回应说,中央有关部门有个内部专用、带着密码的意见箱,最高领导人会浏览并参考的。这一内部意见箱则一般被国内思想库等学者以“举报”网民对政府内外政策意见的形式加以利用。有些别有用心的知识分子往往以点盖面,刻意筛选部分言论作为举报内容。例如,“对于中国政府在东海油气田开发议题上与日方达成的原则性共识,网民们表示愤怒,说中方实际上默认了日方一直以来主张的‘中间线’,出卖了祖国领土”。

        这份邮件直接被发送给内部意见箱的同时,还抄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即领导人和有关当局的官员几乎同时看到了这份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政治性的秘密邮件。

        这位官员对我感叹:“这一举措对我们具体负责事务的官员来说有巨大压力,往往使得决策制定过程极为被动,毕竟被领导发现了的问题不能不面对,结果不得不迎合网络上的民意,虽然我们知道那样做有时损害国家利益,却无可奈何。”

        领导人了解民情、民意、民生的渠道是有限的,往往依靠内部渠道,比如新华社内参或内部意见箱等。那么,这些内部消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人把握现状,进行决策的判断力。上述同时发送给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网络内部举报”很有可能造成一个决策循环:领导人知情——官员有压力——政策被反映——网民很高兴——举报者得分。

        我干脆造一个词语吧。网论——网络的舆论和网民的言论,正在深刻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并起着史无前例、独一无二的作用,尤其在中国有关部门对我的祖国日本的政策与对策上。

        我认为,日本这一极为抽象而象征性的概念就考验中国网论及其对决策影响而言是个最佳实验室。历史与现状折射出一个道理,即日本对中国来说永远是个内政。反过来讲,中国对日本来说永远也是个内政。意思是说,中国政府对日本的政策、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态度以及中国社会对日本的依赖等因素有可能决定中国政府的正当性、中国人民的成熟性以及中国社会的现代性。二十一条要求如此,东海油气田问题如此,毒饺子事件亦如此。</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的逻辑,小说《中国的逻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的逻辑 网论的逻辑(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