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TXT下载>>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八 照顾脚下(1)TXT下载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八 照顾脚下(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卷八 照顾脚下(1)

        一、此衣不与时人同

        在柏林禅寺,眼前经常走过步履翩翩、僧衣飘飘的禅僧。我的目光总被那袭随风飘扬的僧衣所吸引。

        对僧衣产生的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在柏林禅寺,而是在北京的地铁上。

        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位僧人出现了,他身着青灰色长衫,宽大有裕,绝迥风尘。

        在华丽缤纷的服饰群中,他简朴大方的僧衣,一枝独秀,卓尔不群,引人关注。

        在摇晃的地铁车厢里,他身板挺直,坐在坐椅上,默不作声,僧衣下摆自然下垂,散发着内省与收敛的气息。他目光下垂,一脸和气,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秀长的手指在轻轻捻动念珠。

        他应该是一个云水行脚的僧人,他走了遥远的路,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我看到,他身上的长衫,有些地方已经洗得灰中泛白。他肩上的香袋,虽不残破,但也已经饱经风霜。然而,在他的脸上,我能感受到的,只有一味平和。

        他的朴素,是由内向外的,含蓄,内敛。

        这一袭长衫,让平素拥挤喧哗的车厢安静了许多。

        那是禅者内心的宁静与祥和,散发出来感染了更多的人。

        佛陀提倡淡泊、惜福、朴质、节省的生活。

        一个内心充满慈悲的禅者,即使身着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因此被别人轻视;内在的美,如山谷幽兰,散发芳香,令人怡悦。

        佛陀规定,僧衣颜色应简单、柔和。

        僧服分为两种:常服和法衣。

        常服是僧人日常生活中的穿着,有短褂、罗汉褂、长衫等。

        法衣指袈裟、方袍(又称海青),课诵、佛事、法会时必须要穿。

        僧服多为黄、黑、灰、赤四种颜色。黑色的僧服,又称为缁衣。在诗词中,经常以“缁衣”指代僧人。袈裟由多块方布拼接而成,又称为衲衣,现在已经延伸为所有僧服的通称。由于身穿衲衣,僧人也常自称为“老衲”“衲僧”“衲子”。

        佛陀认为,一个求解脱的人应该“专精道业”,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对物质的追逐上。

        因为色彩斑斓、极尽奢侈的服饰,只能装饰一个人的外表,无法庄严一个人的内心,更无法消除人内心里的贪嗔痴。

        佛陀要求禅者之衣但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不必奢求华丽,也不必故意穿着垢腻破烂之衣。衣服穿在身上,要长短适宜;既不能紧紧地箍在身上,也不能空荡荡地显得宽大无边。衣服不整齐,或华丽;穿着垢腻,或破烂,均为佛陀所戒。

        举心动念,皆是道场。所以,对于穿衣吃饭这些琐小的事,佛陀也充分予以关注。

        在柏林禅寺,诵读《华严经》“净行品”时,我仿佛听到了佛陀的教导。

        于穿衣时,当念偈云:“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若着下裙,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若整衣束,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僧人不穿皮制品,因为非杀生不足以取皮革;僧人也不穿丝制品,因为一袭丝制的服装,至少需要牺牲一千条蚕的性命!僧人们大都穿着棉布衣履,质朴色单,布衣暖暖。

        古时候,僧衣柔和的黄色,多用稻草染成。

        把大捆大捆的稻草泡到染缸里,把生白布放到缸里,浸泡数日,然后,放到大锅里长时间地煮染,淡黄色的草染布便染成了。

        淡黄色的布,自然、朴素、柔和。僧众穿着这种僧衣行走时,四周会飘溢稻草的清香。

        北魏时期,高僧昙曜风尘仆仆地行走在路上时,与皇帝的马队不期而遇。一头高大的骏马驮着皇帝向他走来,在昙曜面前站住,那匹马亲近地张开嘴巴衔往了他的衣袖。

        当时的说法,是马识善人,所以皇帝的马会一口衔住昙曜和尚的衣袖。

        我想,那是因为那匹骏马从昙曜僧衣上嗅到了稻草的清香。

        习禅,不必以华丽的衣服来装饰自己,应注重培养内心的庄严。

        在柏林禅寺,我在塔院扫地时,见到一位远来的游方僧人礼拜祖师塔。

        为免灰尘扑到他的周围,我收起扫帚,静静地看他对赵州祖师塔顶礼三拜。

        在他身体的起伏间,我注意到,他身上的僧衣,衣肘处,有一块补丁。

        看看这块补丁,想想自己以前因款式不流行而弃穿的衣服,真是感觉惭愧,也对什么是惜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现代人大多有一二十套衣服。虽然如此,他依然会“衣到穿时方恨少”,总觉得没有什么可穿的。

        外出赴宴会友,人往往会望着满柜的衣物,不知道穿哪一件好,不知道什么颜色更适合自己,不知道怎么搭配才能更突出个性。

        僧众则自由自在,他们穿来穿去,不过是衲衣长衫。这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有比穿着什么样的服饰更值得关注的事。

        二、低头看得破

        夏日的一天,我低头看了一下,发现僧众们脚上的鞋子,颇有意趣。

        夏季的僧鞋,是布质的凉鞋,称为“罗汉鞋”。此鞋,由一条一条的灰布拼接而成,鞋子上有六个大透气孔。穿着这样的鞋,一定很凉爽。

        我问一位僧人:“在家人可以穿这样的鞋子吗?”

        他看了我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他看出我的期望,坐在廊间的木凳上,脱下一只,让我试穿。

        合脚,轻便,舒服。

        鞋底软软的,行走起来更易体会到我们的脚时刻依托在大地上。平时穿鞋底硬挺的皮鞋,我们的脚像缺了心眼,整日浑浑噩噩。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有人讲僧人用的衣物,在家人不能动呢?”

        “大殿里的法器不能随便动,僧人受戒后穿的衣服不能随便穿。像短衲、罗汉鞋、香袋,如果喜欢,可以请购穿用。”</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小说《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八 照顾脚下(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