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TXT下载>>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五 禅门一日(4)TXT下载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五 禅门一日(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卷五 禅门一日(4)

        在结集佛经时,阿难尊者遵从佛陀的吩咐,经文用“如是我闻”开头。

        “如是我闻”。——我(阿难尊者)听佛陀这样说。

        在佛典中,文殊菩萨曾这样赞叹阿难尊者:“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对于每一个读经人,这个“我”,不仅指阿难尊者,也是我们自己。

        在柏林禅寺参学生活禅期间,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诸如净慧老和尚讲经说法、护法居士回山朝礼、一行禅师来访等,我记录了一些。

        净慧老和尚说:“小事就是大事。”

        我的理解是:一、佛法讲八万细行。细行,就是细微处的行持。细微处,在生活中,往往会被忽略。对于学禅者,这些被忽略的细微处,往往就是我们的放逸处。如果心能够在细微处起观照,我们就会观照好自己的身口意,从而庄严身心,庄严佛法。二、佛法无分别、无取舍,要把握好自己的当下一刻、当下一念。对于当下一刻来说,应事接人,如果不分别的话,自然没有小与大的区别。

        净慧老和尚说:“见人欢喜者,必是欢喜人;见人烦恼者,必是烦恼人。”

        我的理解是:

        一、我们仔细地观瞻佛、菩萨像,就会发现,佛、菩萨像相好端严、安祥从容,面带微笑。佛、菩萨没有一张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他们脸上布满微笑,我们只要看一眼,就会有一眼的欢喜。

        眼里有了欢喜,心里就有欢喜。心里有了欢喜,言行就有欢喜。言行有了欢喜,周围就有欢喜。周围有了欢喜,我们的生活就有欢喜。生活里有了欢喜,烦恼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二、佛、菩萨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多苦多恼的娑婆世界里。为什么他们脸上总带着微笑,我们却总愁眉苦脸呢?

        也许,是因为,佛是觉者,是已经觉悟了的人;菩萨是觉有情,是有情世界的觉悟者。而我们,生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是迷而不觉的人。

        觉悟的人有欢喜,迷途的人多苦恼。我们是可以选择欢喜的。为什么不呢?

        觉悟到这一点,在生活中,待人接物,我们面带微笑,就是随喜众生,就是实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欢喜无量,世界也会欢喜无量。

        以事校心,离蝇营狗苟远些,乐称人善,不念人恶,必是见人欢喜者。

        谁不愿做一个充满欢喜的人?

        六、晚钟

        有一年秋天,我和诗人树才到柏林禅寺小住数日。

        顺着长廊,慢慢踱步,像走在梦中;隐隐约约的灯光,照不透廊外的夜色。远远望去,巍巍耸立的赵州塔,或高或矮的柏树,依稀可辨。周围隐隐的灯光,给夜色中的寺院增添了许多温情。钟楼上的风铃,偶尔从容响起,给禅寺之夜增添了几许幽静安详。

        夜深处,我们在万佛楼前的广场上散步,谈诗歌与人生——大地像一座磨盘,倾斜着,转动着;黑夜里的星斗与人心的秩序,一生居住小城的康德;赵州的雪梨,锋利的刀子,削破的手指;暗绿着的念珠,捻动的手指,颠簸的汽车,在夜风里裹紧的外套,小石桥下的上午……

        这时,钟鼓楼上的佛鼓声密集而来。

        击鼓的僧人紧握鼓槌,双手在鼓面上游走,或缓或急。那鼓声,密时如雨,让人无法插脚;缓时如涛,汹涌不绝;轻时如微风,拂面不寒;急切时如激浪,雪白数丈……

        忽然,鼓声停住了。

        “铛——”钟楼之上,晚钟又起。

        现实的钟声,一波一波传来,清凉如水,浸润着寺院的每一个角落。

        钟声悠扬。语言已经多余。

        两个人静静地站着,倾听大地上的钟声。

        在钟声过后,一盏盏灯将渐次熄灭,整个寺院进入休憩。

        钟声响过,孤月独明。

        高迥的天空上,一轮明月,偶过白云。月影下的柏树,收藏了重重叠叠的时光。此时,风止云栖,庭院中的柏树,白天里的苍翠以及一丛丛新绿,都化作苍茫。明月终会隐去,众生终要醒来。

        柏林禅寺里的柏树是不眠的。

        第二天,我在寺院游走时,看到一副有关禅寺晚钟的对联。

        云影空明应听霜钟醒世梦,

        风声寂静且看柏子透禅机。

        柏林禅寺的佛钟,常鸣诸行无常之音。钟声由起而灭,揭示了佛陀宣讲的诸行无常,世间没有永恒的存在,一切都在发展中变化着。

        佛寺的钟声,经常启发诗人创作。

        杜甫在洛阳龙门石窟游历时,听到了奉先寺的钟声。在他的诗《游奉先寺》中写道:“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张继考试未及第,在归途中,夜泊枫桥,夜不能寐,提笔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钟声,是我在文字上最早接触的寺院钟声。

        夜不能寐也好,发人深省也好,自中兴以来,柏林禅寺的钟声循时敲响,从未止息。</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小说《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五 禅门一日(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