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实用皮肤美容学TXT下载>>实用皮肤美容学>> 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9)TXT下载

    实用皮肤美容学: 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9)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9)

        2.保证血容量

        改善肺循环过去认为,吸入性损伤后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容易发生肺水肿,故早期行休克复苏时应限制输液量,以防诱发肺水肿,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吸入性损伤伴有体表皮肤烧伤者,体液不仅从体表烧伤区域丧失,而且亦从受损气道和肺内丧失,因此,应根据尿量、血压及生命体征等变化,进行正确的液体复苏,维持足够的血容量,避免因限制输液,不能维持有效循环量,终将导致组织灌液不良,进一步加重组织损害。

        3.维持气体交换功能,纠正低氧血症

        (1)气疗:

        1)给氧浓度:氧疗的浓度可分为低浓度(24%~35%)、中等浓度(35%~60%)、高浓度(60%~100%)及高压氧(2~3atm)四种。氧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氧浓度(%)=21%+4×氧流量

        给氧目的是使pao2提高至正常水平。若pao2降低,paco2正常时可给低浓度或中等浓度氧吸入;如有高碳酸血症或呼吸衰竭时,应采取控制性氧疗,即给氧浓度不宜超过35%。

        2)吸氧时间:一般认为长时间吸氧时,氧浓度不宜超过50%~60%,时间不宜超过1日,吸纯氧时不得超过4小时。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损伤肺脏,轻者有胸痛及咳嗽,重者可出现肺顺应性下降,加重呼吸困难,肌肉无力,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3)给氧方法:城导管吸氧外,还有氧罩、氧帐及机械通气法。对吸入性损伤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往往无效,一般需用正压给氧和机械通气。

        (2)机械呼吸:吸入性损伤后病人往往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呼吸器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一项有效措施。机械呼吸是通过呼吸器来完成的。应用呼吸器,可给病人以机械辅助呼吸,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维持有效通气量,纠正缺氧,防止二氧化碳潴留。

        机械呼吸是一种对症治疗和应急抢救措施,掌握其使用时机甚为理要。使用呼吸器的指征如下:

        1)临床表现:病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35次/min,神志模糊、烦躁,经气管切开,焦痂减压及给氧疗后仍不能缓解,呼吸道内有脱落坏死组织脱出,分泌物多而无力咳出等;

        2)血气分析:经给予高浓度吸氧扣,pao2仍低于7.8 kpa或paco2大于6.5 kpa;

        3)肺部体征及x线拍片:当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时,早期胸片显示透明度低、肺纹理增多、增粗,与呼吸困难体征不相符。当肺部出现干、湿啰音,胸片出现云片状阴影时,多已属晚期。

        机械呼吸虽能有效地改善呼吸功能,但有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故对机械和管道腔内应彻底消毒,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减少肺部感染机会。

        目前常用的机械呼吸有正压通气和高频通气两处。正压通气:临床上应用的呼吸器多属正压呼吸器。机械正压呼吸时,是以正压将气送入肺内,使胸腔内和肺内的压力增高。因而,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可有不良影响。故应严格掌握禁忌证。凡对气道加压可使病情加重的疾患,如肺大疱、高坟气胸、大咯血及急性心肌梗塞者,均不宜使用。

        (六)预防

        防治感染吸入性损伤后,由于气道及肺部受损,纤毛功能破坏、气道分泌物及异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常致气道及肺部感染。一旦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并成为全身感染的重要病灶,诱发败血症。 彻底清除气道内异物和脱落的坏死黏膜组织,引流通畅,是防治感染的基本措施,其次是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严格控制创面—肺—创面细菌交叉感染;定期作气道分泌物涂片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另外,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防治感染有重要意义。

        盯电烧伤

        触电、雷击均可引起电烧伤。皮肤角质电阻高,触电时产热而造成出、入口的电烧伤。电击伤轻者仅有一过性神志丧失、头晕、恶心、心悸、耳鸣、乏力等,不留后遗症;重者可发生电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此外,电火花或电弧使衣服燃烧,热力烧伤面积较大。

        电流通过人体可以造成全身电击伤和局部电烧伤(electricalburns)。损伤范围主要决定于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其次是触电部位的电阻大小。一般地说,电压愈高、通电时间愈长,损伤愈严重;如果电压相同,交流电胰直流电的危害为大。越厚的皮肤,电阻越大,局部烧伤越浅;越薄的皮肤,特别是表面潮湿时,电阻则小,烧伤较深。

        (三)临床表征

        电击伤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短暂意识丧失等,严重者为电休克。如果电流通过心脏或脑,可造成心跳和呼吸停止。

        (四)病理生理

        损伤机制电接触烧伤有较多特性。伤情取决于几种因素:接触时间、电流强度、电流性质、电流的路径等。因电流=电压/电阻,电压越高,电流强度越大:电流导入人体后,因不同组织的电阻不同(依大小顺序为骨、脂肪、皮肤、肌腱、肌肉、血管和神经),局部损害程度有所不同。如骨骼的电阻大,局部产生的热能也大,所以在骨骼周围可出现“套袖式”坏死。体表的电阻又因皮肤的厚薄和干湿情况而异。如手掌、足掌因角质层厚,电阻也高;皮肤潮湿、出汗时,因电阻低,电流易通过,迅速沿电阻低的血管运行,全身性损害重;反之皮肤干燥者,局部因电阻高,损害也较重,但全身性损害相对减轻。“入口”处邻近的血管易受损害,血管进行性栓塞常引起相关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和继发性血管破裂出血。电流通过肢体时,可引发强烈挛缩,关节屈面常形成电流短路,所以在肘、腋、膝、股等处可出现“跳跃式”深度烧伤。此外,交流电对心脏损害较大,电流通过脑、心等重要器官,后果较重。</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实用皮肤美容学,小说《实用皮肤美容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实用皮肤美容学 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9)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