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七章 咬文嚼字文字把戏--舞文弄墨篇(9)
第七章 咬文嚼字文字把戏--舞文弄墨篇(9)
4 有话不直说——猜谜语
远古吹来的谜风
谜语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古代的先辈也喜欢这种游戏。尽管有些谜语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一点也不会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或许正是这样,谜语才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至今还活力四射。
谜语产生的具体时间已经成为一个谜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积累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最早的谜语是一种民间的口头文学,流传依靠口传心授,最初没有受到文人的关注;后来的文义谜则主要流传于上层社会和文人学士中,并通过书面流传后世。
在遥远的奴隶社会时期,远古人们在进行交流时,偶尔会用拐弯抹角、曲折委婉的话语来表达一些意思,这可以说就是“谜语”的萌芽或雏形。例如黄帝时代的《弹歌》诗中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之类的话语,它隐示人们制作弓箭、捕猎的情景。这就是一种称为“曲折隐喻”的语言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谜语的雏形已经非常流行,而且有了固定的名称,叫做“廋辞”和“隐语”。当时的统治者不喜欢逆耳的忠言,而喜欢委婉的隐语。例如在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记载:“楚庄齐威,性好隐语。”战国后期,隐语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附体隐语,例如荀子的《附论篇》说:“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晋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这内容明显是在说蚕,但却隐而不提。这可以说是民间附体谜的开端。
汉代时候的射覆游戏就是把东西放在器具中让别人猜,所以后来猜谜语便被人叫做射履或射。这一时期隐语继续发展,出现了离合式的隐语。所谓的离合式隐语就是类似拆字分合来暗示其它字的一种隐语方式。
魏晋南北时期,谜语有了重大的发展。在汉代离合式隐语的基础上形成了“增损法”,也就是对文字的笔画或部首进行增减来制造谜题。例如“王”近犬为“狂”。当时还出现了一种会意法,例如在“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钟”中,“三三横,两两纵”就是“羽”字,“金钟”是酒杯(酒杯古称“大白”)。“羽”加“白”就成了大写的“习(习)”字。这一时期的很多谜语被写成诗歌的形式,流传至今。
隋唐谜语继续发展,到宋代的时候进入黄金时期。宋代谜风盛行,出现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例如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等。王安石的字谜“目字加两点,不作具贝猜”(贺)“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资)一直流传至今。宋代还产生了灯谜,这跟宋代兴盛的灯市是分不开的。谜语从此向民间谜语和灯谜两个方向发展。
元明两代,谜语依旧兴盛不衰。蒙古人也很喜欢谜语。元朝高德基撰《平江纪事》记载:达鲁花赤八刺脱国公说:“一字有四个口,一个十;一字有四个十,一个口。”人们都猜不出来。达鲁花赤八刺脱用筷子将这两个字写在了桌子上,它们分别是“图(圖)”、“毕(畢)”。明朝很多人对谜语进行研究,出现了一批谜语论著和专集,如冯梦龙的《黄山谜》。
清朝中期以后,谜语进入成熟阶段。谜语逐渐向严谨、简洁、通俗方向发展,取材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促进了谜语的创作和普及。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猜谜活动仍然蓬勃发展。</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