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三章 手舞足蹈唤醒细胞--技艺比拼篇(6)
第三章 手舞足蹈唤醒细胞--技艺比拼篇(6)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用来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绑在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做舞剑、、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表演者会扮演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动作搞笑,往往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而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则多是戏中的角色,诸如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济公等等。表演者边演边唱,如履平地,并且逗笑取乐。
现在,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也时有出现。
奇趣小贴士
高跷会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高跷人数不定,一般有十几人。高个子踩低跷,矮个子踩高跷。表演者身着传统戏装,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声情并茂,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联组织起来。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会有踩高跷这个表演。之后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才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摆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等吃食,放鞭炮表示慰劳。高跷队会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时,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则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
4 流传甚广的“半仙戏”——荡秋千
秋千荡“千秋”
秋千是很多人童年时代喜欢的游戏,高高地荡到空中,能体验飞上天空的感觉。而这么好玩又平常的游戏,你能想象地出古代人对它也非常喜欢吗?
如果追溯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它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那时候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去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的过程中,他们往往需要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渠,这其实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秋千这两个字的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一个走字,意思就是揪着皮绳迁移。就像我们前边说到的,是因为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出的。当时为结实起见,拴秋千的绳索通常多用兽皮制成,所以秋千两字繁写都以“革”字为偏旁。到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
秋千最早被称为“千秋”。开始的时候只是一根绳子,用双手抓住绳子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到了中原大地。等到了汉武帝时代,宫中把“千秋”作为祝寿之词,取的是“千秋万寿”永垂不朽之意。后来为了避讳,将“千秋”两个字倒转过来变为“秋千”。再以后秋千的设备逐渐增加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形式。到了唐代,荡秋千已经十分普遍,并且成了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甚至被唐玄宗称为“半仙之戏”。宋朝时候,秋千已经成了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的身手。
秋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其所需的设备简单,学习起来又容易,所以很快便在各地流传起来。另外,荡秋千之所以如此流行,还因为它可以锻炼身体和意志。一些地方的人甚至相信,荡秋千能祛除疾病。连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和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都会坚持在别人的扶持下荡上几下秋千。年轻人和壮年人就更不用说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