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婚姻恋爱>>走过婚姻TXT下载>>走过婚姻>> 03 应观众要求(2)TXT下载

    走过婚姻: 03 应观众要求(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03 应观众要求(2)

        在我大四要毕业的那年,“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创办人柴松林教授发表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灾难数字:

        适婚年龄的女生多过男生!

        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灾难啊!但是,柴教授所提出的数字并不只在中国台湾出现,它在德国和日本都是既定事实。据统计,战争期间的出生率不论男孩女孩都很低,战争结束进入太平社会以后,人口出生率暴长。日据时代的中国台湾,在抗战最艰苦的那一年,平均人口成长率是一年十六万,换言之就是男孩、女孩各八万。抗战胜利后,中国台湾的人口成长遽升到一年四十万,男孩女孩各二十万。如果依照传统,男孩和女孩的适婚年龄相距五岁的话,1941年出生的八万男孩要配1947年或1948年出生的二十万女孩,这个比例就显得太悬殊了。

        我是抗战胜利后第一年出生的。柴教授的灾难数字发表,印证了我上大学以后内心长久的疑惑。

        为什么我可以嫁的男生都消失了?

        原来,答案在此。问题是女生为什么一定要选比自己大的男生?如果往下找,可选的对象就多了。

        赢得丈夫归

        毕业之后,我很快地从不务实际寻找白马王子的想法中醒来,接受了社会现实。原因是女孩子上大学已经十九岁,四年大学毕业就二十三岁,在婚姻市场上,一个女人最有条件的时候是在二十五岁以前,她必须在十九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设定一个目标,努力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我已经二十三岁了,汲汲于婚姻市场中,想在身价达到最高点的时候赶紧将自己售出,以免到跌停板的时候必须等待被抛售的命运。

        如果是在以前女孩吃香的情况下,我的任务并不算难。但是,我不巧遭逢了社会人口结构巨变的过渡期,在男方是买方市场的不公平情况下,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劣势。

        这时候,我的丈夫出现了——以当年中国台湾的婚姻市场来看,他算是条件相当优厚的。一个留美学人,年纪三十岁,家世很好,家里环境相当不错,他可以算是抢手货了。在男少女多的情况下,我能嫁给他,也算是我的竞争能力很强了。我想主要因为我年轻貌美,大学毕业,在中学教国文。我们是经由朋友介绍而认识的,在认识不多久之后就结婚了,仓促结婚的最大原因是,他为结婚而结婚,我也为结婚而结婚,我们两个都在婚姻市场上待价而沽,双方的条件谈妥买卖就成交了。

        离婚后,我在座谈会上常常碰到柴教授,每次都要嘀咕几句,都是他的乌鸦嘴,害我如何又如何。事实上,这是玩笑话,我的婚变当然和柴教授无关,而跟现世的社会有关。客观地看,我在婚姻市场上所遭受的压力还不算大,比我小三四岁的女孩到适婚年龄所受的压力更大。多年后,我们这一代的婚姻破产,多半都是因这些小我们三四岁的女人介入而起。有时候,我们不能只从道德或伦理的角度去看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基础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僧多粥少。

        一个不幸的家庭会制造另一个不幸的家庭,这是可以验证的因果规律。我出生在一个破碎家庭,母亲是改嫁的,她的再婚生活并不愉快,我从小就在母亲与继父的吵闹中长大。除此之外,我们家的物质环境奇差,为了从这个家庭逃走,我将婚姻当作逃生口,踏出了错误的第一步。

        我们常看女明星在报纸上说,演了几年电视剧都是配角,唱了几年歌一直不红不火的,载浮载沉,突然向新闻界宣布息影嫁人或弃歌生子去了,仿佛结婚是解决一切的退路。也有很多上班的女孩告诉我,工作疲累没有什么展望,干脆找一个对象结婚算了。她们有着共同的心态,都将婚姻视为逃避事业挫折的避风港。抱持这种心态结婚的人,最后一定婚姻失败。道理很简单,婚姻根本不是也不应该是躲避失败的处所,我的婚姻所以失败仍有它的道理在,是出于个人对婚姻的认识不清。</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走过婚姻,小说《走过婚姻》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走过婚姻 03 应观众要求(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