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禅堂夜话TXT下载>>禅堂夜话>> 第十讲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2)TXT下载

    禅堂夜话: 第十讲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讲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2)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你的法身本体和盘托出,显露在觉照之下,就像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无法描述,所以说不拘文字,文字描述不出来。这个时候完全是自受用,是不共的。“体露真常”,真常就是法身,就是真如,就是自己的涅槃妙心,描述不出来,“不拘文字”。一切能够描述出来的都不是真如本身,都是分别,都是妄想,真正的那种体验和受用是描述不出来的。所以禅宗这一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际上,一切佛法的体验,一切最高的精神体验、哲学体验、宗教体验,都是无法描述的,都是不立文字的。虽然说不立文字,说不出来,还得要说。为什么呢?佛成道以后,他也觉得语言文字苍白无力,觉得自己所体验的这点东西说不出来;即使说出来了,世人也不相信。所以他成佛以后,就想不说法,马上就涅槃。护法的天神劝请释迦牟尼佛:您不能就这样把我们扔下了!您要把您的受用与我们大家来分享,您要说法,要度众生!在护法天神的一再祈请下,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他还是只有一句话:“我一个字也没有说。”因为说出来的都不是那件事本身。真正每个人的心性是什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真修实证去体验,所以说“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虽然自己现在开悟了,但是所悟到的东西并不是外来的,所有的尘劳其性本空,法身觉了无一物。所以心性本来是没有污染的,河沙妙德,本自圆成。所证得的,所体验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家珍,并没有多出来什么,只是在把自己多生多劫以来埋在尘垢中的珍宝挖掘出来,打磨干净,重现光明而已。所以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一切都是本有的,都是本来面目。

        开悟了以后怎么办呢?就要好好地保任。“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保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任务,也没有什么难做到、很复杂的事情。“但离妄缘”,一切妄想,或者说一切能够引起妄想的种种逆缘都要远离,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真佛。

        照这样看起来,开悟不难,成佛也不难。“但离妄缘”四个字,说起来轻巧,做起来极为不易。每一个字多重呢?十万八千斤,搬都搬不动。这个妄缘,你想要离它,它每一个字都像泰山一样推都推不倒。因为我们觉照不够,力量不够,离不了。我们天天坐在这里就是想学着试着远离妄缘。但是在想远离的过程中往往自己又去找,妄缘不找你,你要去找妄缘。一切尘劳、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烦恼不来自己找。如果能够远离妄缘,当下就是如如佛。

        这两个如字大有文章,这两个如字,三藏十二部都在讲它。第一个如字,可以做动词解,也可以做形容词解;第二个如字做名词解。所谓做名词解是指什么呢?第二个如就是真理,就是真如,就是真实,就是佛性。第一个如字如果做动词解,就是指的怎样去修;做形容词,就是指我们当下的心态要与真理冥符,和真理一个样。如果用《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来解释“如如”两个字,第一个“如”是不空如来藏,第二个“如”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要通过修行,积累功德,发挥作用;空如来藏是本自具足的。可以说空如来藏是体,不空如来藏是用。第一个“如”是指怎么样通过修行达到与真理保持一致,古人是说“与理冥符”,不走样,用现代语言来说叫保持一致。如如两个字我们经常用,这两个字很讲究,这两个字是中国古代的翻译家所创造的相当深奥的哲学概念,用以描述相当深奥的修行体验,指示非常深奥、无法描述的境界和受用。我们每个修行人、学佛人,千万不要轻易说这两个字,也不要轻易放过这两个字。不轻易放过这两个字就是看我们每时每刻能不能做到如如,我们的一切言行能不能够与真理冥符。

        回过头来说,不通过“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这一系列悟与修的过程,要想达到如如的境界,不可能。所以我们要以如如的心态,修如如之行,证如如之理,成如如之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禅堂夜话,小说《禅堂夜话》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禅堂夜话 第十讲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