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正说成语TXT下载>>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十章(4)TXT下载

    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十章(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正说成语 第十章(4)

        这里我不是要关注“楚长城”的情况,而是评论中出现的“登堂入室”这条成语让我感兴趣。“老牛”先生在这里是将其理解成“进入正规或正式场合”,我觉得有些不妥。

        “登堂入室”(原作“升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说,孔子说:“子路弹瑟,不合雅颂,怎会出自我的门下?”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于是其他学徒就对子路很不恭敬。于是,孔子又说:“子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未臻佳境,犹如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孔子的话,正道出了后来的成语“登堂入室”的本义:登上厅堂,进入内室。“堂”一般是指高大宽敞明亮的房子,或者住宅的正屋。古代的居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先登堂方能后入室。如《西湖佳话?西泠韵迹》:“未得其门,尚思晋谒;既已登堂,便思入室。”《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他定睛一看,见是太亲翁,也不及登堂入室,便在大门外头,当街爬下,绷冬绷冬的磕了三个头。”吴组缃《山洪》二七:“访问这种人家的时候,他们决定不登堂入室,只在门外谈一谈。”

        后来,成语“登堂入室”的本义逐渐消失,而用来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高深的水平或境界。如宋代吴坰的《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声容?习技》:“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也。”。

        “登堂入室”也有“学艺造诣精绝,深得师传”的意思,如《汉书?艺文志》:“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

        “登堂入室”与成语“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义近。现也经常见诸各类媒体,只是用错的情况太多。一种错误就像文头例子一样,将其误解为“进入(正规或正式场合)”,用来修饰事物。这样的误用最普遍。如《同步花纹地板将登堂入室,地板行业趋国际化》(新浪网2008-3-13);《数字电影即将“登堂入室”》(《北京商报》2008-3-10);《现代迷信登堂入室进校园》(《梅州日报》2008-3-5);《桥林茶干终于“登堂入室”》(南京报业网2008-2-18);《打工文学开始登堂入室,打工作家视野应该更宽阔》(龙虎网2008-1-16)。

        其次,将其理解成本义:“从厅堂进入内室”,这种意思现在一般不再使用,而媒体上却常能见到。如《“雅贼”盗窃手段高明,扮成客户登堂入室》(搜狐网2007-12-17);《小区保安翻阳台登堂入室,受惊吓业主索要精神赔偿》(中国法院网2007-11-27);《贵州“缩骨盗窃”现象泛滥,小偷钻空隙登堂入室》(中国经济网2007-6-28);《老鼠登堂入室,女婴被咬掉鼻子》(法制晚报2007-2-28)。

        最荒谬的误解可能是下面这句话:“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他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在这里,“堂”成了“课堂”,“室”成了“教室”,岂不荒谬?

        正说成语之九七

        “成规”为何要“墨”守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他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墨子破云梯的故事。

        《墨子?非攻》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公输般(即人们常说的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正在齐国的墨子得到消息,急忙从齐国赶往楚国,十天十夜,“手足重茧”。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劝他不要帮助楚王攻打宋国。鲁班不从,墨子便去竭力说服楚王。楚王终于同意了,但他们还想在实战中试试这新攻城器械的威力。墨子便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九次用不同方法攻城,九次都被墨子挡住了。最后,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的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楚王无奈,便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墨子破云梯的典故又叫“墨守输攻”、“墨翟九守”,这也是电影《墨攻》的故事原型也源于此。因为墨子善于守城,后来人们就把“牢守”、“固守”、“善守”称为“墨翟之守”,简称“墨守”。清代学者罗敦曧在《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中说:“公输善攻,墨翟善守,故谓善守者为‘墨守’。”《战国策?齐策六》中有这样的语句:“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墨守”还有一层意思。比喻固执保守,不思进取。清代黄宗羲在《钱退山诗文序》中写道:“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这里的“守”不指“守城”,而指“守旧”。

        成语“墨守成规”(也作“墨守成法”)就沿用了这层意思,是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清代王韬在《瓮牖馀谈?犹太古历说》中写道:“而至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正说成语,小说《正说成语》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十章(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