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正说成语TXT下载>>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四章(1)TXT下载

    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四章(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正说成语 第四章(1)

        正说成语之三一

        抛出砖去,引得玉来

        办公室主任在主持会议时说:“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可以引导我们思考,提出好的建议。”刘厂长如果知道“抛砖引玉”的意思,一定不高兴。

        “抛砖引玉”出自北宋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谂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谂日:‘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须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能受外界干扰,要物我两忘,凝思人定。有一天,众僧参禅,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却有一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禅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石还不如的土坯!”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十八回中也写道:“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可见,“抛砖引玉”是指把砖抛出去,把玉引回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常作为谦词使用。为引出成熟、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不成熟、粗浅的意见,则叫作“引玉之砖”。

        “抛砖引玉”还有一则真实性并不强的文坛逸闻。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十分仰慕赵嘏的诗,便想了一个办法:当打听到赵嘏要到吴地游览灵岩寺的消息后,自己先到灵岩寺前墙上题了诗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目的的引起赵嘏题诗兴趣。当赵嘏来此,见有一未完成的诗,便在后面加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声。”赵嘏的诗句,文与意都胜过常建,此事遂传为美谈,当时人们评论常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手法是“抛砖引玉”。这首诗就是著名的唐代“五律”《题破山寺后禅院》。说它真实性不强,是因为二人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抛砖引玉”是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七计,原文是:“类以诱之,击蒙也”。意思是说,用某种类似的东西去迷惑、引诱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圈套,从而打击败敌人。“砖”和“玉”是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绣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抛砖”只是手段,“引玉”才是目的。公元前700年,楚国就是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今湖北郧县西北)。

        《战国策?燕策一》中讲到一个“千金市骨”的故事,也是“抛砖引玉”的经典注释。故事是说,古代有个国君,愿以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三年没有着落。其身边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请求将任务交给他,国君同意了。三个月后,这人以五百金买回了一堆马骨,国君极为愤怒。但是这人说:“一匹死马您都愿意花五百金买了,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知道您真心实意喜爱良马,这样,一定有人上门献马。”果然,不出一年,得到了不少千里马。

        商鞅变法之初,民智未开,政府没有威信。为了取信于民,公孙鞅就在首都栎阳城发出布告:谁可以把一根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便可获得50镒(1千两黄金)的赏金。这项悬赏,引爆了全城百姓的错愕、猜疑与疯狂。有一名勇夫在群众嬉笑嘲讽声中,扛起那根木头,独得了50镒的大奖,全国为之沸腾,大家因此惊觉:商鞅玩真的!商鞅“徙木立信”,玩的也是“抛砖引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正说成语,小说《正说成语》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四章(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