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道: 第九章 陕商商道:厚重质直,忠义仁勇(7)
第九章 陕商商道:厚重质直,忠义仁勇(7)
一个集市被称作“古会”,这个集市与现代经济所办的会展经济有着许多共同点,同时体现了贺氏家族对招商引资的重视。在这个集市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比如唱戏、杂耍等,用这些惹人关注的活动来吸引周边商家的眼球,同时可以惠及乡里,丰富当地人的生活。在这些娱乐活动的吸引下,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带着自己所需要售卖的东西赶到这里,一边欣赏难得的戏剧,一边售卖自己的产品,促进了本地的经济交流。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古会”,贺家还为此垫付了许多钱财。他们向百姓承诺,凡是带到集市上的产品,如农具、牲畜等,如果散市时还没有卖完,剩下的全部由贺家按照市场价格来收购。如此一来,更多的人来到集市上售卖自己的产品。同时,贺家也因此而完成了对当地农产品的收购,为对外贸易提供了方便。
开设在村子西头的集市叫做“人市”。这“人市”并不是买卖人口的集市,而是类似于现代的人才交流市场。在这里当地的很多百姓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职业。贺家为了带动“人市”的兴盛,做出了凡是来到这里而没有找到合适活计的乡亲可以一律到贺家来承揽活计的承诺。贺家在这个“人市”上发现了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把这些刚发现的人才放到自己的商业网络中去锻炼,有许多都成为独当一面的商业经营者,甚至很多人都当上了分店的掌柜,为贺家创造了大量的钱财。这种大规模的人才交流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充分显示了贺家经商不忘“仁义”的优良传统。
贺家通过自己主持开办的这两个集市,把当地的原材料资源、商品资源、人力资源与自己的资本资源、土地资源相结合,为自己商业王国的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机焕发的新陕商
如今,一部分先知先觉的陕西商人发现了陕西商帮落后的原因。他们蓦然猛醒,奋起直追!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陕西人开始不断举行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反思陕商落后的原因。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陕西商人纷纷成立陕西商会。陕西商会的恢复性成立是陕西商帮复兴的标志。这些商会的成立使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陕西商人在涣散中实现了团结,增强了人脉资源的聚合力,为陕西商帮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日的新陕商大都出生在新中国诞生前后,有着较为苦难的童年和少年经历。他们大都经历过从官到商的转型,大都在资本运营时实施多元化投资、专业化发展的产业布局。他们在管理上尊重制度而不局限于流程,在运作上大胆,常常出其不意地打出一张张带有新鲜泥土气息的王牌。
新陕商的崛起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在陕西商帮衰落了100多年之后,在“西部大开发”、“建设西部强省”的号角下,陕西商帮又开始重新焕发出久违的生机。
当今陕西强大的科教实力和文化繁盛程度为新一代陕商的崛起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与条迹在古城西安,林立着许多所全国知名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这些学校的师资队伍十分过硬,有很多国家的高科技人才,如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这就为陕西商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同时,这些院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有很多都投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也为新陕商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保证。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科技的力量正在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地陕西商会组织和陕商个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协同作用,把它看成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商业信息交互平台。互联网的发展还不断扩大着陕西商人自身在全国的影响力。
在政策、科技、教育、人才的多重作用下,新陕商一步一步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就在有着“城外之城”的西安高新区以及几百公里以外的陕西工业重镇宝鸡,一代新陕商悄然诞生。一批批创业英雄在这里踌躇满志,大显身手。
虽然这些新陕商前进的步伐还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但是却已经开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向前发展着。新陕商虽然起步的时间较沿海发达地区稍晚,但是速度却很快,出现了陕汽、法士特、陕鼓、西飞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位居国内同行业的前列。在民营企业中,海星、金花、步长、海天等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开始跻身全国优秀企业之前列,中小企业群体也正在逐步壮大中。
在新陕商中,出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商业巨人,张朝阳、荣海、郭家学、吴一坚、段先念、张玉浦、李大开、张丹力……他们都是现代陕西商人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各行各业的商界明星。
现代陕西商人的第一次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荣海、郭家学、吴一坚、段先念等在这一时期创业。那时的陕西人自主经商的还很少,这些人可谓凤毛麟角。第一批发展起来的企业家的创业背景不尽相同。他们有的是因为感受到沿海地区发展的脉搏,受到那里的经济熏陶而经商,将开放地区先进模式带回本地创业;有的则是完全依靠个人的才能与胆略跨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截止到现在,第一批创业的陕西商人已经开始走出陕西、走出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如海星、金花、步长、海天等。他们运用资本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快速扩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
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是陕西商人的第二个创业高峰。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至信科技、中扬电器、海天天线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者大多数都具有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很多都是来自于西安当地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高层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依赖自主研发的某项技术或产品起家。
现代陕商的第三次创业是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这些创办较晚的企业大多数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市场核心力,尚在进一步的发展之中。
李照森领导的太阳集团是新陕商第二次发展中的典型代表。1993年,太阳集团开发出“八珍牛肉甜辣酱”产品,产品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销售额不断增长。产品开发的当年就销售出去了3000箱产品,1994年全年销售了1万箱,1995年上半年销量猛增到3万箱。但是,集团总裁李照森并没有让急剧增长的销量冲昏头脑。他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八珍牛肉甜辣酱”这个名字不是很响亮,不能鲜明地反映出产品的特色。要想让产品更加顺利地占领市场,就要给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既朗朗上口,又有着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其他厂家冒牌仿造。于是,经过反复筛选和推敲,他从十几个名称中选定了“阿香婆”作为产品的注册名称。这个名字既有传统文化的背景,又有民族的特点,同时还蕴含着产品熬制的精心和“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寓意。
经过对市场反复的考核,李照森决定把“阿香婆”这个品牌投向全国市场。1995年8月,“阿香婆”的广告在北京和天津尝试推出,“阿香婆”在京津地区一举成名。但这只是李照森的小试牛刀,他在北京、天津的市场建立起来后就大胆地拿出1000万元,将“阿香婆”一举推向全国。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但却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1996年7月1日,“阿香婆”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广告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十分强烈。许多外地商人意识到了这个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不到一个星期,两个销售热线电话就响个不停,到处都在要货。1997年,“阿香婆”的销售总额突破5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李照森孤注一掷的做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新陕商中,像李照森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依靠着敏锐的观察力、过人的胆识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
[end]</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