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民国韵事TXT下载>>民国韵事>> 悲鸿与碧微TXT下载

    民国韵事: 悲鸿与碧微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悲鸿与碧微

        看完《我与悲鸿——蒋碧微回忆录》,正是夜雨滴答的凌晨两点。心里平添一些唏嘘感慨。大师生前取名“悲鸿”,再回头联系他的生平悲戚,细看他的眉宇,他身上是有一种大寂寥的。  读完这个回忆录,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我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一个女性,她的独立与附丽,各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过于独立,至于决绝,对人对己,都是一种强势的伤害。比如中晚年时期的张爱玲,她的决绝姿势,是打着苍凉桀骜手势的,一个人背世面壁多年,最后,她成了一个灭绝师太,在家中孤独地死去,几天内无人知晓。而一个女性,如若只一味地附丽社会、附丽男人,她又势必生长成一棵无力的攀缘植物,藤缠树,非但没有了自己,也总有情感倾倒的一天。而蒋碧微,属于前一种女性。在她的回忆录里,她的强势压倒了徐悲鸿。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男人,无论他是高贵或平庸,在不同女人那里,他是有截然不同的版本的。女人实在是感性、感情至极的动物,她们评判一个男人的终极标准,怕是总离不开她对这个男人的感情是“爱”还是“恨”。爱则男人成圣人,恨则男人成薄幸。显然,蒋碧微是责恨徐悲鸿的,这种淡漠与恨意一直到她流落台湾晚年提笔回忆时,还充斥在往事的字里行间。如果去看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多情人难免就会为他的一生天才勤奋与长年悲戚、短暂幸福而黯然涕下了。徐悲鸿对廖静文的评价是:“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除了你,没有人能对我有这样真诚、坚定、纯洁、无私的爱情,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他如何报答呢?他把他的绘画珍品全部赠给了廖静文。

        我在看开头时就诧异:蒋碧微写她与悲鸿年轻时代那场著名的“私奔”时,用笔及其简洁,情感流露十分枯槁,在这场原本风花雪月的浪漫事件里,被略去了最初的喜悦。蒋碧微出身贵族小姐,徐悲鸿则是落难书生,那一年,徐悲鸿寄居蒋家,效仿张生丢给小姐一枝梅花,托人问:有人要去欧洲,你愿不愿意一起去?心仪徐悲鸿才华的蒋碧微,不顾自己已经与他人订婚,毅然回答:要去。于是徐悲鸿把一枚刻着“碧微”的戒指,戴在了蒋的手指上。蒋留了一封自杀的假遗书给父母,两人瞒天过海,渡船数月,开始艰难的求学生涯。两人的爱情,开始于“冲动的帆,遇到了盲目的风”。而后来的婚姻不和,料定也正是一个贵族小姐所要的高品质情趣生活,与一个埋头创作的奋斗型画家之间的鸿沟。

        从这场私奔,就看出蒋碧微性格上的端倪。果断,决绝,勇敢。她确实是一个在“五四”前夕就解放了自己身体与心灵的奇特女子。而这枚偷来的,开出多少甜蜜的花呢?在蒋碧微的回忆里,她跟随徐悲鸿,途经日本,留学巴黎,辗转德国、瑞士,她的回忆一直被一种穷苦与颠沛所塞满,倒是那些徐悲鸿到新加坡为生计作人物画筹钱,而她留在巴黎与邵洵美、张道藩“天狗会君子”聚会跳舞喝咖啡的日子,让她“愉快”。事实证明,后来,她把爱情给了对她一见倾心、很合得来的“道藩”(《我与道藩》),而把责让留给了“徐先生”(《我与悲鸿》),孰亲孰疏,从这两个称呼里,可见一斑。甜蜜当然也是有的。看那些新婚时的画作,《蜜月》、《图》、《镜中的我们》、《熟睡中的蒋碧微》,温柔的笔触,丰腴的肌肤质感,都流露出一对爱人的情爱愉悦与初绽的幸福。一个细节是,画中人与蒋碧微本人有一些距离,徐悲鸿一律把碧微的眼神画得温情憨厚,充满憧憬,是一个民国女子憨态里的妩媚风情,极为动人。画面浸泡着爱意。他是爱过她的,并且一生对她没有一句微词。

        在这里,我在想一个艺术家与他妻子之间的关系。艺术家在史上,毋庸置疑是伟大的;在他邻居那里,可能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怪人;而在他妻子那里呢?也许,是一个生活上无暇自理的邋遢孩子。蒋碧微笔下的徐悲鸿,成了一个醉心艺术、不理会家庭生活、不体会妻子感受的自私男人,中间,还在中央大学闹出了一则沸沸扬扬的师生恋,因此,蒋又给徐加了一顶薄幸移情的帽子。出于回忆录的主观性,我们断不定孰是孰非,也许本来就没有孰是孰非。一个艺术家,在探索艺术时肯定是忘乎身外一切的,否则他成不了艺术家;而艺术家的妻子在生活上,注定会更多艰辛!蒋碧微是那样一种角色,她更适合做一个官员太太或名士太太,而不是艺术家的妻子。后来的廖静文,倒天生有艺术家“秘书”与“妻子”的绿叶精神。

        于是,蒋碧微做得更彻底的是独立与决绝,一承她“高山巨瀑”的性格做派。这是个比较立体难以定论的女人。私奔时的勇敢,留学时的启蒙,对生活艰辛的埋怨,在男女立场上的果断,在那个年代里做职业女性身兼三职的要强,你可以欣赏她的独立,或非议她的硬心肠、贪虚荣。至少她做到的一点是,当男人决绝无情的时候,她也做到了决绝。清醒,不做怨妇。之后,她爱憎分明得厉害。当中年徐悲鸿在病中孤苦无依拉住她的手,要求和好的时候,她竟然不心软地拒绝再离开。徐悲鸿先后四次要求和好,都无效。她对徐悲鸿的视角,到了最后是俯视的。在写徐悲鸿和廖静文相识的事时,类似于述其猥琐,这种过于强大的女性磁场,不禁让人把悲悯的眼光,投向了悲苦多疾、寻求依托的画家。

        她认为徐悲鸿给她带来的是—— 一场自由的私奔和新婚快乐,多年的奔波困窘,一次背叛,先后为与两个女人订婚、两次公开登报片面声称与蒋碧微断绝夫妻关系的人格侮辱。她记住了恨,然后毅然转身,投向与她写下15万字情书、抗战期间共甘苦的张道藩——大致景况是,从三四十岁到六十岁,她一直是去做一个没有怨悔的情妇,两人在一起,不顾世俗眼光,直到张道藩的法国太太回到台湾叙旧、追究此事。她以包容的心态接待了张太太,然后退出,以花甲之年孤身度余生。

        关于情感特征,我想,徐悲鸿先生是优柔反复多情的,而蒋碧微女士,则是坚决果断强大的。于是,多情反被无情恼。心慈者便感喟徐悲鸿先生的寂寥与生活得不到照料而积疾日重。除此之外,关于情感,大概是决断不出对与错的。后人无聊揣摩,望先人安息。</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民国韵事,小说《民国韵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民国韵事 悲鸿与碧微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