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八方食尚TXT下载>>八方食尚>> 山东菜(1)TXT下载

    八方食尚: 山东菜(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山东菜(1)

        济南江泉楼的糖醋鲤鱼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鲤鱼的神话故事。《列仙传》讲,有个叫子英的打鱼人,有一天网到一条红色鲤鱼,因为觉得它颜色美丽可爱,便把鲤鱼养在水池里,并用米和谷物喂它。一年后,鲤鱼长到一丈多长,头上生出了角,身体长出了翅膀。子英又惊讶又惶恐,对鲤鱼连连跪拜。这时鲤鱼开口说:“我是来迎你升天的,赶快骑到我背上。”天落下大雨,子英爬到鲤鱼背上,瞬时腾空而去,消失在云雾中。

        其他一些讲的也大多是鲤鱼升天的奇事。古人认为鲤鱼能够变化为龙,有神仙的本领。

        《辛氏三秦记》上说:“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腮龙门。”这大概就是鲤鱼跳龙门典故的出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鲤鱼为诸鱼之长,形既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跃江海所以仙人琴高乘之也。”

        我和古人一样,引述这些传奇不过是为了给开吃做些铺垫。古人虽然把鲤鱼说得神乎其神,吃的时候却决不嘴软。《诗经》即有用鲤鱼做脍的记录,傅毅《七激》云:“涔养之鱼,?其鲤鲂。分毫之割,纤如发芒。散如绝谷,积如委红。”唐朝以前,人们以鲤鱼为鱼类最上品,“是以压倒鳞类”。唐朝李氏做了天下,因鲤与李谐音,律令规定不准吃鲤鱼,而且把鲤鱼视为祥瑞之物。《玉海》记:“景龙三年春二月,明皇至于襄坦,漳水有赤鲤腾跃灵皇之瑞也。”鲤鱼偶尔伸个懒腰,便被看成大唐兴盛的预兆。

        至宋朝,鲤鱼又成为人们的席上菜。在《枫窗小牍》中记录了一道叫“宋嫂鱼”的鲤鱼羹,有位宋五嫂因做得一手好鱼羹,得到皇帝赵构赏赐。此事传遍临安府,一时间,人们争相品尝,门庭若市,宋五嫂遂成巨富。到清朝,随着经验愈加丰富,对鲤鱼的吃法更为讲究了。清人以鲤鱼尾为贵,甚至曾将其列入“八珍”,可以烹制为羹;鲤鱼腹下肥肉可制为“烹鲤鱼腴”;鲤鱼肠可炒;炒鲤鱼肝则谓之“佩副。

        无论古今,都以黄河鲤最为人们称道,因为黄河鲤肉质肥嫩,入馔味道鲜美。济南北临黄河,该处所产鲤鱼不但肥美,而且金鳞赤尾,形态可爱。《济南府志》里便有“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的记载。山东风味名菜“糖醋鲤鱼”即以济南所制最为有名。此菜本始于黄河重镇——洛口镇,传入济南后,经众多厨师不断改进,细心烹制,成为载誉全国的美食。其制法为:在鱼身两侧剞百叶花刀,将精盐撒入鱼肉内略腌片刻,并涂以湿淀粉。油锅烧热至七成,将鱼入锅炸,至色呈金黄捞出。锅内余油少许,下葱、姜、蒜末、醋、酱油、白糖、清汤,烧浓后,以湿淀粉勾芡,淋热油推匀,浇在鱼身上即可。成菜色泽绛红,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济南汇泉楼是制作糖醋鲤鱼最著名的一家,他们将鲤鱼先养于店中池内,去其泥味。顾客选中后,捞出活杀,以最快的速度制成菜肴。喜欢自己烹制鲤鱼的人大概都知道,鲤鱼经宰杀后并不会马上毙命,往往要折腾很久,甚至入了锅,还会冷不丁跳起来将锅盖顶翻,也许,那是鲤鱼向着龙门的最后奋力一跳吧。

        令食客生畏的

        红烧大虾

        对虾,《清稗类钞》称明虾,另有大虾等异称,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动物。一般所称对虾通常指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体形较大,雄者可达13~17厘米,称黄虾;雌者可达18~24厘米,称青虾。《海错》云:“海中有虾长尺许,大如小儿臂。渔者网得之,俾两两而合,日干或腌渍,货之谓为对虾。其细小者,干货之曰虾米也。”古代渔人捕得大虾,篡而沽,却又缺乏保鲜手段,只好干制或腌渍出售。在现在人看来,实在可惜。</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八方食尚,小说《八方食尚》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八方食尚 山东菜(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