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大困惑TXT下载>>大困惑>> 一、大学毕业:“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TXT下载

    大困惑: 一、大学毕业:“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一、大学毕业:“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全社会都关注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为这一问题不仅关系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稳定团结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个人就业意愿上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自愿失业的,就是指有些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自愿不就业,考研、留学、自己创业等成为他们毕业后的新选择。而另外一种非自愿失业的,则是指那些愿意就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现在需要深入研究的,就是第二种非自愿失业,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在同样的制度下,作为需求方,通过就业市场选择人才。只有达到供求平衡,才能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否则就会导致就业难。而这种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造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是由于上学期间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领,甚至是就读院校等条件不能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毕业时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结构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对市场需求的不适应,从而就导致了失业。

        二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一致造成的就业难。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的环境、发展空间、地理位置和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期望,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等方面也有自己的要求,一旦双方的要求产生矛盾,就会造成就业的不顺利。

        目前我国这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还包含部分周期性失业的因素。周期性失业原本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在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衰退的情况,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增长速度又没有达到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供大于求,自然就形成周期性失业,从而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说现行的户籍制度和目前就业市场存在的缺陷。

        户籍制度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它制约了人力的充分流动,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虽然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使这一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距离改变现状还是很远的。

        目前,虽然在很多地区、行业、高校周围都拥有不少的就业市场,但是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善、市场化程度高的规模。信息渠道不畅通、规则不统一、不完全竞争等缺陷暴露在市场之中。这些缺陷致使就业市场秩序混乱,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过高,招不到满意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被迫退出市场。这所有的一切又导致了上面的就业难的状况。所以就业市场存在的缺陷也就成了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就业难,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学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求。

        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大部分是有高校培养的。要让高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增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让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指导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切忌盲目,应该充分重视市场的需求,以高质量为基础,以培养为社会各级各类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也不应该少了素质教育。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一定要符合这一要求,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为社会提供更多心理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要让大学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要,还有一点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和择业技能,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能够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推销自己,落实就业单位。

        使大学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求虽然解决了一些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就业市场得不到改善,就业机会还是不多。因此,加强建设完善成熟的就业市场,也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之一。

        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场规则不统一。要改变这一局面增加就业机会,就必须对此进行整顿改造。各级部门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还要制定相关的就业市场管理规定。只有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成熟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各项信息才能更加充分,用人单位才能方便快捷地选拔人才,大学毕业生也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秩序才能得到统一规范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

        学校和社会一齐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增加自己的就业渠道,拓宽自己的择业形式。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在中国做出的调查显示,中国在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产品出口国的时候,短期内不可能使中国的商业软肋——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在全球的地位能像制造业那么出色。麦肯锡公司的报告认为,让在华的跨国公司和有雄心发展国际业务的中国公司感到头疼的是,中国极度缺乏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中国也没有办法像印度那样大力发展外包服务。

        印度的一家it服务公司,在2005年就抱怨他们在中国招不到软件开发人员,本来预计在上海的分公司需要招聘400人的名额,到最后只找到了1/4。在中国的服务行业能强烈感受到一种苦恼:中国公司的中上层人才中除了少数顶尖人才的能力技能出众外,其余的一概缺乏技能。

        如此情况,还是有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个问题就出在了中国的教育上。中国的教育被死板传统的死记硬背、无条件听从所束缚,即使培养出大批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已被磨灭,没有工作能力的毕业生对于社会的建设也是无济于事的。

        中国想发展在全球占支配地位的服务行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最突出的质量问题就是英语水平差、实用技能低。

        在印度,有25%的工科毕业生有能力去外国公司工作,而中国只有10%的毕业生有能力胜任金融、工程、生命科学领域的外国企业的职位。据调查显示,就因为中国缺少合格的人力资源,有1/2以上的跨国公司把投资的目标转向了其他国家。

        中国重文凭、轻技术的情况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大学生所受的教育缺乏有针对性的实用教育和团队工作的技巧训练,只注重理论知识。这种教育体制已经落后,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中国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比五年前增长了200多万,而学校间的合并也使得各专业内容都大致相同,缺乏竞争力。中国高校的教育大跃进政策,让每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因为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而处于失业状况。中国每年有六十万名新工程师出师,但只有不到两万人有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能进入外国公司工作。如此反差,不知道那些教育决策者作何想。

        中国目前这种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人才的状况,不仅给那些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带来了困难,也会阻碍中国自己的经济增长和向更先进的工业领域迈进的步伐。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了适应中国从制造工业向服务业和以研发为基础的工业的转变,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也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随着高校扩招,正在不断递增,就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但是社会是在发展的,它所需求的人才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的,所需要的人才质量也是越来越高的。

        社会需求和毕业生择业愿望之间的差距导致了有些大学生有业不就,这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比如说,有些大学生毕业选择继续深造,考研究生。也有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值比较高,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他们认为到偏远的地方工作,会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他们认为基层单位的工作环境差,会影响自己的发展。他们担心基层单位不稳定,会让他们再次失业。

        这样看来,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难在了进好地方、好单位上。看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不正确就业观念作祟的缘故,他们的择业愿望与市场的需求严重错位。而导致大学毕业生们有这种就业观的罪魁祸首就是学校的教育成本高,这一因由造成了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也比较高,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要求高回报的意愿强。

        其实工作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且目前大城市大单位的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不容易就业。相反,基层单位急需人才,如果去基层单位就业,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己的事业说不定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困惑,小说《大困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困惑 一、大学毕业:“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