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大困惑TXT下载>>大困惑>> 七、我们该如何评价教育改革TXT下载

    大困惑: 七、我们该如何评价教育改革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七、我们该如何评价教育改革

        2005年中国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义务教育终于实践了它长久以来的“免费”承诺,开始在部分农村完全免费。这无疑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可老百姓对教育收费高,收费乱的抱怨并没有因这一消息的公布有丝毫削减。

        教育官员们认为自己的改革是成功的,他们出示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表明他们的改革让“中国绝大部分人受益了”。他们让95%的人享受了9年制义务教育,帮助他们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让21%的人迈进了高等教育的大门,这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了不起的成绩。数字是实实在在的,可老百姓的质疑和不满也是实实在在的,和官员们的良好感觉截然相反,大多数百姓都认为教育越改越乱,越改越不尽如人意。官员们和百姓们在教育改革的评价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实际上,95%和21%都只是彰显结果的数字,折射不出教改发展的曲折过程,而深受教改影响的老百姓就不同了,他们对抽象的数字没有感觉,却对亲身体味的教改过程大有感触。教育是关系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可从200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人均gdp中的比重连年下滑,2002年是3.32%,2003年是3.28%,到了2004年就只有区区2.79%了。而即便在对教育投资最慷慨的2002年,也和世界平均水平的5.2%相距甚远,甚至连低收入国家的3.6%都没有达到(我国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属中等收入国家)。

        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教育列在了第三产业当中。1998年,某经济专家提出了“教育产业化”,建议将教育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并向大家算了这样一笔账,高校每年扩招30万人,按一人一年消费1万元计算,30万人就能创造30亿的财富。专家的一席话,立即点醒了长期战斗在教育这一“清水衙门”的各位人士,教育原来也是蕴藏着无限财富的宝藏。教育产业化的大旗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拉起了。

        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家长们只要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心,如今经济发展了,家长们还要为孩子的学费操劳。大学扩招对成绩的要求放松了,对经济的要求却越攀越高,“因教致贫”已经是中国教育不可回避的惨痛事实,四川某校的毕业班在高考前夕甚至发生了大部分学生都放弃高考、回家打工的“奇闻”,原因无非是高校学费高负担不起,毕了业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都挣不回学费。就算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人家也越来越肩负不起教育之重,幼儿园、小学都紧跟高校步伐越来越“高贵”。高昂的学费已经成了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没有人能在学费的重压下泰然自若。

        2005年11月《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改革造成的利益受损问题做了细致的调查,发现有50.7%的人认为教育体制改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认为医疗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损害了自己利益的则分别占了44.4%和37%。无独有偶,在课题组发布报告的同时,搜狐网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了“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让人意向不到的是,有77.8%的公众都表示对现今教育的状况不甚满意,尤其是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高居“最不满意榜”的前10位,令人咋舌。它们分别是城乡教育差距(第1位)、地区差距(第2位)、教育(第3位)、缴纳择校费进入重点学校(第5位)、进城务工子女受教育条件和环境(第6位)、学校差距(第9位)。由此可见,老百姓对教改的怨言很大程度上源于教改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

        现在各地都在提议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领导成绩好坏的最终标准,从这个角度看,教改的工作很不成功。

        “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还对基础教育存在的几大问题做了集中探讨,有30%的人都认为忽略德育、体育等素质的发展是当今基础教育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另有20.39%的人以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才是基础教育最该重视的问题。2005年6月中国前教育部部长向中央领导直言“应试教育已经使我们的教育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过重的学习负担极大地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少学生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对生活失去乐趣。”重点校、示范校此起彼伏,教育的品质却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基础教育在考试和竞争的包围下气氛日趋凝重,很多学生都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将学习视作自己不快乐的源泉,有57.6%的中小学生都在为学习压力大深深苦恼。

        教育的量很重要,教育的“质”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质”得不到保障,“量”上的成果再丰厚都无济于事,它只意味着误更多人的子弟。在教育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上做再多的口舌之争都没有多大意义,官员们也无需为自己做太多辩解,倒不如将列举数字证实教改成绩客观的时间用在询问百姓意见、提高教育品质的工作上来。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却还远称不上世界最好的教育,“量”上的目标既已差不多实现,就应该加大力度追求“质”的飞跃。沉浸在“量”的辉煌中,既不利于我们正视教育弊端,也不利于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实行教改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教育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吗?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标,我们已经具备了大幅度提升教育品质的条件,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让教改认真彻底地进行下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困惑,小说《大困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困惑 七、我们该如何评价教育改革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