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大困惑TXT下载>>大困惑>> 六、“3+X”的推出与专业选择的冷热TXT下载

    大困惑: 六、“3+X”的推出与专业选择的冷热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六、“3+x”的推出与专业选择的冷热

        小学、高中、大学、研究生、托福,在这些考试中,高考是最受关注的。黑色的七月来临时,整个社会都受到了影响,孩子们就在各种的考试中“茁壮”的成长着。如今在三百六十行中,“上大学”是最热门的,而“人才”在多数人的心中,就代表着高学历的持有者,正是这种片面的认识,造成了人们对分数和升学率极端而片面的追求。就在整个社会都对高考倾注了无限关注的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潜藏在高考热背后的弊端。

        “择校热”、“补习热”、“辅导热”、“家教热”开始向基础教育进军。巨大的压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家长和老师,让他们不得不转过头来再将这些压力整合并一起施加在孩子们幼小的身体上。精明的商家也抓住了眼前的大好商机,见缝插针地推销着各种和学习挂钩的产品,一时间“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商”、“增加应试能力”等口号比比皆是。

        值得欣慰的是,在教育问题得到重视的这段时间里,国家逐渐加快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并做出了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学生和教师们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素质教育的美好未来也即将实现。

        曾经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的高考,也在平抑着声嘶力竭的拼杀。考试的题目,不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试题,开始侧重对人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出现了更为自由的话题作文和多科合一的“x”试卷。就连高考的制度,也已经不再是人们进行自我深化的唯一的高等教育方式。

        教育部在2000年4月10日时,就做出了《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工作的通知》。据此,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了《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教育部很快同意了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01年进行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于是,13个省在2001年的高考中,大胆地启用了“3+x”计划。

        “3+x”方案的实施,是新一轮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行高考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三项原则的重要措施。其中的“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等3门主课,英语开始逐渐增加听力测试,数学也不再分文理两科。另外的“x”则是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能力的测试。这些科考试的题目,都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考察。还需要说明的是,综合能力测试进入“x”及“x”的可选择性,体现了“3+x”方案设置的特点。

        在上述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1年高考科目改革方案中,均试行综合能力测试,其中“文理综合”考试的原始满分是150分,考试的时间为120分钟。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的原始满分是260分,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

        2001年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研与招生考试部门,能够相互配合、积极支持,把高考科目的设置改革作为契机,大力促进中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高考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的发挥出来。

        2001年高考的试卷,可以说给题海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专家们一致觉得:2001年的高考试卷和现实紧密结合,变化多样,用高考这个指挥棒在中学现行的题海教育模式上,重重地敲了一记,给考生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就算是为分数奋斗也必须脱离书呆子式的学习路线,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2001年高考综合考题的内容,引起了社会上的普遍关注,无论是理科试卷还是文科试卷,对考生的综合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读图、计算、思维方式等等,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将这种题型引入高考战场,手脚没有放开,不免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理科试卷在科目的综合方面并没有较大突破,反而文科试卷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一再强调应用基本知识灵活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能力。综合试卷评阅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弹性答案,考生的答案只要是符合了基本的原理规律,就可以根据情况打出分数,例如:基因突变的生物题答案,用基因变异、基因变化表述也能得到一半的分数。

        在2001年时,中国的一些省市就有望实现文理科的大综合。大综合卷不再强调区分度,而时通过是否过线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过线的考生自然就会失去录取的资格。也就是说,如果一位考生在满分是260分的综合试卷中得到了170分,而综合分数线是180,那么这位考生就是不合格,就算他的其他科目分数在再高也没有用。另外,考了260分或是180分在实质上是没有什么差距的,这些也是素质教育上的新举措。

        从1999年开始,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高考实行扩招政策。2000年,在北京参加高考的考生们,5.6万人中有70%以上被录取,落榜的考生只有10000人左右。无论对社会来讲,还是对孩子来说,都减少了不少压力。虽然七月的紧张气氛依旧挥之不去,但却远不像从前那般浓重如“黑”。

        正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在短时间内不会被人们轻易遗忘。伴随着中考、高考等成绩的相继公布,一些市区的学校由于上线的人数比以往的要多,便擅自进行排除、做广告、庆贺,有些还在新闻媒体上炒作,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之风东山再起。面对这样的情况,重庆市教委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擅自单纯以考试上线人数的多少,而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变相的宣传报道,对违背素质教育宗旨,做误导性宣传活动的学校将会给予批评教育,对个别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将会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对于重庆严肃批评学校炒作升学率的行为,人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虽然,学校的高考上线率、升学率都能体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的成绩。可是,如果把升学率当作衡量一个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不符合教育方针的,而且其负面的影响也将会极大地阻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步伐。

        如今的人越来越现实,“专业”和“职业”、“学”和“干”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开始将目光集中在那些当前最热门、最有潜力的科目上。对此,国内一家媒体在“高考考生填报志愿趋向调查”中,询问了各位考生们什么是“最理想的职业”,从调查结果发现,考生们志愿趋向前四名的职业是企业家、工程师、教师、科学家。而在给出的八个选项里,“企业家”以20.8%的获选率,成为考生们首选的“最理想的职业”。

        过去,学生在这样的调查中,选择的热门职业一般都是“科学家”,而这次“企业家”的胜出,是否由于“大学创业风尚”在学校里起到了作用不得而知。另外,调查还显示,“工程师”以13.4%的获选率名列第2名。而“教师”在本次的调查中也再次重新回到了青年人的“理想职业”行列,以11.0%的获选率名列第三。曾经名列前茅的“科学家”,如今则排在了第4位。而“政治家”、“记者”却根本没有能够成为“最理想职业”的热门选择。

        分辨高考志愿中的“热门”与“冷门”,只要看看报考者的多少就可以明显区分,高考自从恢复之后,“热门的职业”还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过农、林、水、地、矿等专业,却始终是大学生们不愿考虑的冷门职业,就连师范专业也被列入其中。

        一家媒体统计,在7000多名接受调查的考生中,只有0.8%的考生自愿报考农、林、水、地、矿等专业,而在“最希望报考的专业”一栏里,填写“师范”的考生,也只占了全部被调查考生数量的3%,冷门专业一再受到冷落。面对如此少的冷门选择者,他们又是为何做此选择的呢?这些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中,个人的背景是他们的“共同点”,首先以女生占多数,男生为40%而女生达60%,其次他们大多都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独生子女占30%,而非独生子女为70%。还有就是他们多居住在城镇农村,城市的考生只有40%左右,而乡镇农村的考生则有60%。并且他们这些人中,有36%的孩子都是就读于普通的中学,另有一成在其他类型的学校上学。此种现象及其原因发人深省。

        高考的制度,必然会不断的进行修改和进步,而在这条漫长的、通向素质教育的高考制度改革之路上,发展教育事业的人们任重而道远。</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困惑,小说《大困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困惑 六、“3+X”的推出与专业选择的冷热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