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困惑: 八、减负,减掉了前途谁负责
八、减负,减掉了前途谁负责
教育的改革,实现得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其后果的最终承担者都是孩子。减负,是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为了他们能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可由于实行起来的种种偏差,和人们旧观念的作祟,让人们在减负面前无所适从。学校还好,反正是要将应试坚持到底,管他上面怎样要求,多做些素质方面的形式工作就好。孩子们没有发言权,老师家长怎样安排,就怎样行动,就是家长,在“减负”面前不知如何是好。
.c.案例1:
郭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下岗工人。像所有他这个年龄的人一样,由于历史的原因,读书求学的大好年华在政治的动荡中生生错过,成为心底永远的遗憾,以致现在被社会淘汰。他不想女儿重蹈他的覆辙,从小就教育她,只有读好了书,将来才有出路。女儿乖巧懂事,很能理解父亲的苦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成绩还不错。
郭先生说,让他觉得非常幸运的是,在女儿中考那年,虽然社会上反复宣传“减负”的好处,但女儿的学校就是不减负。郭先生表示,即便学校减负,他也会把减掉的那些给女儿补上,家里不宽裕,但买参考书、请家教的钱还支付得起,而为了让女儿多学点东西,他们再大的苦都能吃。看着孩子每天学习到深夜,做家长的哪儿有不心疼的。他们也想支持减负,可现在升学考试都要看成绩,没有成绩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有文凭,没有文凭就找不到工作……形势逼人啊。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好。
.c.案例2:
孙女士在一家超市做营业员,工作辛苦,工资又不高。她的孩子在一家普通中学就读,成绩不上不下,目前正处在高三的关键时期。说起“减负”,孙女士是一百个支持,可却并不希望“减负”之风刮到儿子头上。为此,她反复叮咛儿子,一定要心无旁骛的读书,考进大学后再“减负”也不迟。
高三的学生压力大、生活苦,尤其是自己的儿子所上的并不是什么重点中学,每年考上大学的都少得可怜。以儿子现在的成绩来看,不下一番苦功根本没希望升入大学。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儿子只有付出比他人多得多的努力,抓紧每一分钟,才能不被淘汰出局。学历不高的孙女士对儿子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高考是人生的一大关键点,能不能把握住,关键就看可不可以安下心来吃上一番苦。
孙女士说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她觉得每个家长的心意都是相通的,自己的看法颇能代表一部分家长的观念,她感觉,大家对“减负”都不大欢迎。高考迫在眉睫,过了这关就海阔天空,减负的事,不缺自己儿子一个,还是留给别人去思考吧。
.c.案例3:
沈先生是高中毕业,在一家国有大型工厂当工人,收入一般,他的女儿年纪不大,刚上小学四年级。
沈先生非常支持“减负”,小孩子是天真烂漫的,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作业题海中苦苦挣扎,他早就有很多怨言了。自己的女儿,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10点钟,休息不好,经常顶着熊猫眼去上课,他本想让孩子在闲暇时间多看看课外书,带着她到大自然放松心情,开拓眼界,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这“闲暇”。
好在女儿的学校响应上面号召,减负了,他明显感觉孩子的书包轻了、作业少了。只是这突然间的“减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他还没想好要怎样帮助孩子利用好时间,怎样挖掘她的兴趣。同时,他希望教育专家们不要让“减负”停留在表面,也要多举办些活动,或推行一些其他措施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减负做得好了,社会大众才能接受。
沈先生认为,可能因为女儿现在年纪还小,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不大,他自己也没感到升学是多可怕的事,但要是让他站在高三、初三学生家长的角度上看待“减负”,他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做“减负”坚定的支持者了。“减负”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可决定孩子们前途的巨大战役就迫在眉睫。沈先生说,他很能理解那些反对“减负”的家长们的心情。
.c.案例4:
王女士是大学教师,她的女儿正在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二,成绩在班里尚处前列。胡女士说,她女儿升小学时,遵照教育局的要求,各学校都取消了凭成绩上重点中学一说,将这些小学毕业生,按家庭住址,分配到就近的中学上学。
王女士对社会各界议论纷纷的“减负”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觉得,学生背负着如此多的课业负担,并不只因为老师留作业多,学校要求升学率,还有社会、家长等多方面因素。她一直认为,让孩子建立进取乐观的价值观比单纯督促他们学习重要得多,家长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监督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
作为一个执教经验丰富的教师,王女士认为,教师在“减负”工作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减负”能否减出成效,老师能不能彻底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主动学习、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但这对一个诞生自应试制度、成长自应试制度、工作在应试制度中的老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教育还总受着用人制度的制约,用人单位重学历,教育就会重学历,如果用人单位都不再对学历盲目崇拜,教育改革才能大踏步的前进,否则,其每动一下,都会遭到老师家长联合抵制。到时,减负就像在空山中大鼓一样,只会收到“空、空、空”的回声。
.c.案例5:
李先生在一家甲级医院做医生,他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儿子,在重点中学就读,成绩优秀,正忙着准备今年的高考。谈到自己的儿子,李先生难掩骄傲之色。
治病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样的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李先生认为,“减负”的道理和治病的差不多,也要因人而异。像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强,压力并没有让他不堪重负,反而成了他的动力,刺激起他学习的劲头。因此,不能把“减负”绝对化,等同于减少作业、减少课程内容。知识与知识都是息息相关的,删掉了甲,乙就会受到影响,初中的课简单了,考试容易了,孩子们在初上高中时就会适应不过来,要尽量避免知识断层的出现。
教育改革牵扯来的问题相当庞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减负”还意味着改革高考制度、用人机制、大众观念。否则“减负”就只能是一句响亮亮的口号。
教育改革,改不好就会耽误一代人。减负,一定要谨慎,也一定要到位。
.c.案例6:
罗先生是一家合资公司的经理,初中学历,他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六年级,成绩不错。
罗先生认为,“减负”对孩子的好处太多了,过重的课业压力,对小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为了写作业愁眉苦脸。课外活动,对一个小孩来说,像课堂学习一样重要。
罗先生说,他一直督促孩子学电脑和外语,这两门技能掌握好了,对人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好处,可他并不会对孩子的课程成绩做什么要求。他觉得,只要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就不用再额外给他加压,他也会主动地去学习。
“减负”之难,就难在了高考上。在罗先生看来,即便现在都在实行高校扩招,人们念大学的机会多了,高考这根“独木桥”也宽了不少,但竞争压力却不会因此有半点削减。有大学文凭的人多了,用人单位就会优先考虑重点大学,重点专业毕业的学生。而家长们对高考的忧虑一天放不下,就会一天不停止对“减负”的抵制。
.c.案例7:
赵女士在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女儿正在念初三,成绩一般。
虽然孩子正在升学的关键时期,但赵女士却举双手赞成“减负”,只是鉴于目前推行的“减负”尚停留在口号阶段,她对“减负”的态度,又是相当矛盾的。
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忍心看着孩子为了学习那般辛苦,但又害怕孩子做少了题目,成绩排在了别人后面。考试制度,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都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让做家长的想“减负”都不敢。而现在到处都在提倡的“减负”,实际上恰恰是为“增负”做准备,死记硬背的考察项目少了,活学活用的题目多了,考试的难度也增大了,学生们只好做更多的题,来提高能力。
赵女士无奈地表示,减负之后,孩子的学习强度更大了。
.c.案例8:
刘先生是一名大学教师,他的女儿还在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很好。
刘先生觉得,玩就是孩子的天性,学习也要顺着他们的天性来,这样,孩子们才会爱学习。尤其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轻松自在地生长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好处,他就从来不给自己的孩子做什么硬性规定,安排时间计划。
和大部分家长不同,刘先生认为高考并不是孩子学业压力大的罪魁祸首。
很多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刘先生说,他们喜欢把自己未竟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看着他们实现。一部分家长自己没有通过高考的独木桥,没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就希望孩子代替自己成功挤过独木桥,这些家长应该好好反思。在他看来,教学压力的根源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极性的教育结构上。
虽然支持“减负”,但刘先生还是对“减负”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深表怀疑。他觉得就目前来讲,教育部门还没有确立出“减负”的主导思想,以致现在大家对“减负”的目的都众说纷纭。他觉得,做任何事情,大家都首先要端正目的,要不然就无法团结成强大的力量。并且,“减负”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制定出完备的方案,不能搞一刀切和整齐划一。
.c.案例9:
吴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的女儿在读初二,成绩平平。
吴先生非常支持“减负”。他觉得,“减负”除了减掉作业外,还要减掉那些意义不大的课程,他觉得很多课程的设置都是多余,比如思想道德课和体育理论课。他不认为一本薄薄的课本就能对孩子的思想起到什么作用,社会和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思想的影响可比一本书大得多,上这样的课纯属浪费时间。他也不相信背会了体育理论就能让人身强体壮。作为家长,他也希望教育能减减自己的负,那些没有多大用途的教科书就价钱来说,也是家长们不小的负担。
吴先生还说,这负不管怎么减,都不能忽视分数,老师们在课堂上教好点,孩子们认真听些,知识掌握好了,就用不着做那么多的题。总之,提高学习效率是关键。做作业也要少而精,糊里糊涂地做十道题,不如搞明白一道题。这要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c.案例10:
霍先生是待业画家,女儿在私立学校上高中,成绩优异。
霍先生是“减负”一说的反对者,他认为应试教育很好,应该继续存在下去,只要不是太极端,不给孩子造成太大的负担,还是可以接受的。改革的实施要理性,不能非黑即白,不许办补习班,不许给小学生留作业,这样的“减负”无非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当然让人无法接受。
“读书无用论”也在“减负”的呼声下死灰复燃,对孩子们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霍先生说,他也知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并不认为一个“减负”就能让中国教育走出困局,解决目前只重分数的教育难题。
因为“减负”忽视教育万万不能,高考在现在,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最好办法,它的作用不能取代。
虽说不支持“减负”,霍先生也没打算给孩子“增负”。他认为,孩子成绩的好坏关键还是看他自己。如果他自己有心学,不用“增负”也能学好;如果他不想学,那家长怎样给他“增负”他也不会学。但他不排除到高三为女儿请家教补习功课的可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