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走向最后的海洋TXT下载>>走向最后的海洋>> 45 草原游牧民的朋友TXT下载

    走向最后的海洋: 45 草原游牧民的朋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45  草原游牧民的朋友

        一条狭长、结实、涂满树脂的船——这种船,老百姓通常叫做“杜波维克”——靠到了第聂伯河下游一处长满老柳树的陡峭河岸边。“杜波维克”上的船夫们收起船桨,跳上河岸。这些人个个身强力壮,裤脚绾到膝盖以上,上衫敞着衣襟,头上留着清一色的周圈落发,脖子上挂着小型木十字架,脸色晒成了黑紫色。船夫用缆绳将船系在一棵扎根于岸上的老柳树上。

        “斡罗思人!”几个站在茂密的芦苇丛边的托尔克①游牧民一见来人的模样,便立即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怀有戒心,一有风吹草动,便准备时刻隐藏起来。

        留在船里的有几个是希腊商人,还有几个是到过“圣地”、由皇城返回的朝圣者。这些人特征明显:他们手持长长的枯萎了的棕榈枝,有一个人小心翼翼地举着一个大型木十字架,大家拖长声调唱着宗教歌曲。

        留在船里的人,有几个也上了岸。一上岸,他们便面向东方祈祷一番,又深深地鞠上一躬。其中三名女子身穿黑袍,头扎深色头巾,相依而行,一边用尖细的声音唱着“圣诗”,一边挨排儿坐在船夫们点燃的篝火旁。

        托尔克游牧民很快消失在芦苇丛中。过了不久,他们又露面了。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头戴掉了毛的狐皮帽的老者,步履缓慢而庄重,显而易见是一位头人。他手拄一根树根做成的长手杖,顶端朝上。这根手杖的顶端巧妙地做成长角怪兽头形,怪兽眼睛用两块红玉石镶成。老者的花白长发编成一根辫子,垂在一只肩上。

        “此地托尔克人的公爵!”一个多次往返于第聂伯河上的船夫说道。

        “还是个巫师兼巫医!”另一个补充道。

        头人身后,走着两个托尔克人。这两个人抬着一个银须飘然、长袍破旧、奄奄一息的老头儿。这两个托尔克人把老头儿轻轻地放在篝火旁的沙地上,三名女朝圣者立即走上去围着老头儿忙乱起来,让他面朝天躺好。一个托尔克人将一只皮囊塞到老头儿头下。女子们把老头儿的双手拉在胸前,交握在一起,又将用链索系在他脖子上的八角铜十字架塞到他干枯而毫无血色的手中。

        “不行了!”一名女子叹了一口气,低声说了一句。

        “要死了!”另一名女子也说道。

        “什么呀!还活着呢!”第三名女子口气坚定地反驳道,“这种看起来虚弱的人,其实命最长!就说我爷爷吧,人家几次把点着了的蜡烛放在他手中,他却面朝天一直躺了三年,还活着呢;后来我们烙胡瓜鱼烙饼时,他竟然还坐起身来了……”

        “胡瓜鱼烙饼?那你是从楚德湖来的吧?”那个垂死的老头儿突然清醒过来,开口问道。

        “是从那儿来的,老爷爷!从普斯科夫附近的塔拉勃斯克来的。你听说过吗?”

        “我还到过塔拉勃湖哪……尝过胡瓜鱼烙饼,那是普拉斯科维娅请我吃的。”

        “命多长哟!”一个女子说道,“她,就是那个普拉斯科维娅,是你的什么人,是亲戚还是那么回事?”

        “她可怜我,把我藏起来了。当时,我是从普斯科夫的贵族特维尔季洛·伊万科维奇家逃出来的。我在他家当过奴隶,这个贵族十分残暴。”

        “这么说来,那个特维尔季洛想必是条疯狗了?”

        “他不停地骂人,把奴隶们往死里打。后来我到基辅落发为僧。”

        “那你现在为什么要死在此地,而不回家乡去呢?”

        “我疲倦了!……流浪生活使我疲倦了。全身骨头就像散了架,不想再动了……我原打算能返回故乡,现在看来,不行了……”

        老头儿再一次伸展腿脚,沉默不语了。眼睛一动不动,嘴半张半合。一名女子对另外两名低声说道:

        “应当到船上把我们的那位神父快叫来,让他来做‘临终祈祷’。”

        吮忙跑到船上,使劲摇晃着那个盖着皮袄、蜷着身子在船舷旁酣睡的神父:

        “快起来,麦福季神父!那边,岸上有一个身体虚弱的老头儿就要死了,说不定现在已经死了……”

        那个身体干瘪、留着黑胡子的神父欠起身子,揉了揉眼睛,理了理绣在一起的长发,不知所措地抬起眼睛茫然四顾着:

        “天哪,我们这是到了哪啦!莫非回到了故乡不成?哎哟,原来是死神把我们哄骗到海洋上了!”

        “醒一醒,起来吧,神父!以后再感叹吧。先跟我走一趟。”

        “什么老头儿?他是从哪儿来的?”

        “是当地的草原游牧民抬到岸边的。他肯定是我们的一名修道士,想回故土去送终。老是回想起家乡呀,胡瓜鱼呀,还有一个名叫普拉斯科维娅的女人呀什么的。不过,能不能再见到这些,就难说了。”

        神父刚站起身来——他身材瘦高,袍服破旧——不料,因为船身晃动,随之又扑倒在船上。他又爬起来,将他那点可怜的财产——一只皮囊、一只“黎巴嫩木头”(黎巴嫩雪松)手杖、一只陶罐、一只木碗——打点好,提起刚才盖过的那件皮袄,便随着这名女子,小心翼翼地跨过躺在船舷旁的人们,向岸上走去。他走到奄奄一息的老头儿身边,拉长声调祈祷了几句,然后跪下来,将耳朵侧向老头儿的嘴边。他听了好长时间,最后抬起头来,不慌不忙地坐到旁边。所有在场的人都凝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睡着了!”神父说了一句,又叹了一口气。

        船夫们开始用铜锅煮起粥来。

        看来,附近有一座游牧民的营地。因此,大人、小孩不断露面。他们纷纷来到离篝火不远的地方,坐到地上,抱住膝盖,瞪大眼睛,注视着河岸边发生的事情。他们有力地挥动着手臂,低声地交谈着。后来,当听到船夫一阵大声呼喊后,他们立即便跳起身来,随时准备逃走。

        原来,船夫们喝完粥以后,“杜波维克”的主人就招呼朝圣者们上船去。

        “喂,诸位朝圣者们!赶快上船吧,眼看就要下雨了。收拾好东西,老老实实坐下。该开船了。”

        大家急忙登上“杜波维克”。只有那个生病的老头儿和那个干瘪的神父依然留在岸上。神父从皮囊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圣诗集,开始拖着长调大声诵读起来。有一个船夫跑过来,对他说:

        “神圣的神父,你干吗还不快点走呀?”

        “你难道没看见,这位修士司祭就要死了!”

        “那就让我们把他抬进船里去吧,总还可以给他找块地方吧。”

        “别折腾我了,”那老头儿哼哼道,“就把我埋在此地这棵柳树下吧。”

        “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路程还远着呢。把你单独丢下,又不是办法;此地偏僻得很,附近又有游牧民——他们是一伙强盗,很不可靠。”

        “反正都一样,既然上帝有安排,游牧民就不敢动他。”

        “既然我们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拥有修士司祭的圣号,那么我们就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像森林中的野兽那样。”

        船夫们离开了。他们一面议论着,一面向船走去。其中一个人停下来,说道:

        “这儿也罢,家乡也罢,他总得有个葬处!我最后再说一句:还是让我们把他抬上船走吧!”

        “我要跟这位生病的修士司祭一起留下来,”神父回答道。他站在原地,继续诵读圣诗,“至于回基辅,我会步行走到的。”

        “嗨,你步行是走不到的!路途遥远,沟壕很多,百姓们又不安生。你还是等一等吧,另一只‘杜波维克’随后就会到的,——你可以搭那只船回去。”

        “我就是落入地狱也能逃出来。当年鞑靼人在梁赞大砍大杀正教徒的时候,我也正在梁赞,然而我却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家里。现在,难道还怕这些草原上的弟兄们不成!愿上帝保佑你们一路顺风吧!”

        船夫们解开缆绳,将纤绳套在肩上,迈开均匀的步子,在河岸上拉起纤来。另外两名船夫,一个站在船舷旁,另一个站在船头,一个用长桨,另一个用长竿,同时用劲撑船,使船避开水下的石块,顺利进入深水域中。

        两名修道士留在岸上。读圣诗集的这一位间或瞧瞧生病的那一位的脸色,有时停止诵读,听听对方的呼吸。远处,还久久回荡着“杜波维克”船夫们唱着的有节奏的歌声。他们正顽强地拉着“杜波维克”逆流前进。

        躲进芦苇丛的头人,再一次走到两位修道士身边,放下手杖,坐在地上。别的游牧民也走过来,团团围坐下来。

        一个身穿肥大的红色衣发脖子上挂着五颜六色串珠的年轻女人,提来一罐牛奶。头人对她小声咕哝了几句话,这年轻女人便蹲在生病的修道士头跟前,将一只手伸进奶罐中蘸了蘸,再拿出来,就像喂婴儿一般,让牛奶顺着手指滴进病人半张着的嘴里。病人的嘴唇动了动,使劲将牛奶咽下去。

        头人捅了捅正在诵读圣诗的修道士,用手指着天空,说了一句:

        “腾格里……”

        然后,他攥紧拳头,盯住生病老头儿的眼睛,又说了几句圣经诵读者袒懂的话。

        生病老头儿用勉强可以听到的声音缓缓说道:

        “他说……‘腾格里’……意思是‘天’……他愿意普天之下皆兄弟……就像一只手上的五个指头一样……如果需要,就攥成一只拳头……我在他们这里生活了三年,传播福音书。这老者是他们的头人……跟其他人一起接受了我的洗礼……不过,他还当他的巫师……免得惹恼他们的神灵。”

        病人缄默了。神父放下圣诗集,俯下身来问道:

        “神父,请你告诉我:倘若我回到基辅,该把你的消息告诉谁?该找哪家修道院?”

        老头儿用勉强可以听到的声音,气喘吁吁地说:

        “回到基辅,你去找千人团总德米特罗……告诉他,他认识的修士司祭维尼阿明——就是最近几年在‘黑僧帽人’和托尔克人中传教的人,现在就要老死了——为德米特罗将军的战斗功绩祝福。现在,所有草原居民正从这里逃往‘日落之国’;他们的身后就是残暴的敌人,这些人叫做‘鞑靼人’,兵力不计其数……但是,我们俄罗斯的子孙们,一定会以神圣的真理和坚固的壁垒战胜鞑靼人!让苍天为我们的祖国出力吧!但愿苍天为我们带来胜利吧!”</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走向最后的海洋,小说《走向最后的海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走向最后的海洋 45 草原游牧民的朋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