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美国的救赎TXT下载>>美国的救赎>> 美国农民的诗意田园生活(1)TXT下载

    美国的救赎: 美国农民的诗意田园生活(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美国农民的诗意田园生活(1)

        美国,农民的田园生活是让人羡慕而向往的。

        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一块玉米地,比彼特·迪霍德(pieter dehond)的更有名了。这个纽约州西部、卡南代瓜湖旁的玉米地的征婚广告照片,经过美国、南非、中国的媒体宣传,在世界各地几乎人人皆知。

        “s.le ot to love farming”——征求喜爱农场的单身白人女性。每个字母的长宽都接近15米;字母下还有个长约300米的箭头,指向彼特的家。

        5月的一天,41岁的美国农民彼特·迪霍德打算清理玉米播种机里多余的种子了。此时突发奇想,走出家门,在80公顷的农场上开始“写字”。

        7年前,原本在工厂做活儿的彼特和妻子离婚后当了农民。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农场,养了250头牛,种了玉米、小麦、甜豆。他还有两个孩子,15岁的女儿阿曼达和13岁的儿子雷森。

        彼特喜欢钓鱼、滑雪,也会去当地的俱乐部或杂货店喝上几杯,但是农场和孩子让他没有多少时间过社交生活。

        “我可不想在报纸上做广告,那太令人绝望了。邻居们老是问我为什么不再找个老婆,我想给他们一个恶作剧。除非你飞过这片地方,不然你是看不到的。”他说这样做是因为有趣。

        一开始种玉米时彼特并不知道这及作品”会让全世界瞩目。种子播下后,他几乎没有去管,而是像往常一样照看他的农场。每天7点起床,给牛喂水、喂饲料,再去地里干活,如果下雨就呆在家里修修补补。几个星期后,他把这事儿告诉了邻居鲍伯,“嘿,不难,定下一些线,再种满就ok!只花了我一个小时!”

        鲍伯倒是为这个认识了4年的朋友吃惊:“他有幽默感,但是不突出,我甚至觉得他还有点保守。但是不管怎样,这个念头很不寻常。”

        当彼特从别人那里看到照片时,他才发现玉米秆已经有七尺高了——从纽约飞往罗切斯特的班机上看得非常清晰。不过,还没有等到彼特弄清楚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个广告,美联社记者已经敲开了他家的门……

        到现在为止,包括信件和电话,彼特收到了超过一千次的应征回复。

        一位加利福尼亚州的女士订制了比萨,附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请人送到彼特家里。彼特和自己一只17磅重的狗分享了这一美味,并回电表示感谢。他会上网,但是不用电子邮箱,只用信件和电话与这位女士往来。

        “她很好,”彼特对这位女士非常满意,“但是我们还没有见面,也许以后,我会邀请她到我的农场里野餐!”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报道彼特的玉米地时,第一句话便是:“如果你种了,她就会到来……”在当地,还有不少女性径直登门造访。

        雷森和阿曼达很为爸爸自豪:“这真伟大!”彼特自己也说:“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说我没有一点点得意,那一定是撒谎。”

        不过,他也对溢美之词稍感不安,“我觉得这不是什么浪卤,“在这之前我很普通,没有特别的灵感。”鲍伯则戏称:“女人都是情绪化的,我想她们应该很同情这个可怜的7年单身汉。”

        现在,彼特已经让牛吃掉了那些玉米,但接连不断的信件和电话仍然占去他不少时间。做农活时,他有点漫不经心了;家里的电话也全部改成先接到答录机上,彼特再根据留言有选择地应答。

        “如果有中国女孩子找你,你会考虑么?”有记者这样问彼特。他哈哈大笑:“我没有去过中国,我只知道中国很大、人口很多,而中国女孩子,也是很有魅力的。”

        看了这个典型的“美国式农民”的故事,你是不是也有点羡慕他们悠闲的生活了?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农民生活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秋日早晨的阳光洒满牧场,杰克和南西夫妇俩骑着两匹枣红色的马,从牧场飞奔归来。他们每天一大早就要把牛放出去早锻炼,然后再让它们自己散步、休息、吃草。他有500头牛,它们的生活很有规律。今天他要给牛打针,注射疫苗。

        离开牛圈5分钟的车程,就是杰克的办公室。这里有前台接待员,柜台上出售各式牛仔们喜欢用的刀具。像大多美国人一样,杰克有自己的名片。最令人惊奇的是名片上印着种子图案和一行字:“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朴实而又简单的人生道理,是农民才能总结出来的。

        杰克是一个现代农业商人。他不仅拥有5万亩土地和大群家畜,同时还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公司介绍画册的封面是从空中拍摄的种植水稻的良田,前言部分印着他和妻子的照片,以及公司对消费者的承诺:“保证向你们提供最优良的水稻品种。”画册中还专门介绍了水稻种子的收割、储存和管理方法。

        55岁的杰克说:“美国几乎每个农户都有几千亩土地。我们是怎样经营的呢?那就是高投入、大产出。我们的农机设备是从银行贷款购买的,一台拖拉机至少花十几万美元。我平时只雇几个劳力,再加上老婆、女儿也跟着干活,基本上就能做下来了。”

        那么当这样的农民会不会破产呢?

        如果经营得不好,当然会破产,前一天还是地主,一夜之间便会一无所有。1981年他们就几乎破产,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探索多种经营的方式,不仅种田和养牛,还要经商。他的经商经验是从实践中学到的。他销售的稻种价格比别人的贵一倍,但是销路很好,因为他在质量上严格把关。他认为当今的农场,无论规模大小,要想增产和增收,首先必须选择最新的优良品种。

        对于一个美国农民,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基本素质?那就是,对一切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对最新知识的追求,不断地学习,获得信息。美国有许多农业报刊,过去他们通过广播、电视获得农业市场信息,现在只需要在家里通蛊算机网络,按按键盘就可以知道天下事。

        密西西比州是美国最大的棉花产地。1995年美国大旱,得州地区37%的棉花已经死亡,全国的棉花损失达到17%。美国的棉农做好了哪些准备?此刻他们最关心什么?

        57岁的肯尼就是住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棉农,也是美国棉花协会的副主席。肯尼一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介绍起自己的家史是很自豪的:“我家世代都是农民,曾祖父有600亩地,以种植蔬菜为主;到了祖父那一辈,有了近2000亩土地,雇用了400个家庭劳动力(那时候,雇人是按家庭计算的);20世纪40年代,我父亲最先买了单垅棉花收割机,只用40个家庭劳动力就可以了。美国从50年代开始的全面农业机械化进入棉田后,彻底改变了整个棉花种植和收割的生产过程。我种植了38年的棉花,现在与两个兄弟一起经营6万亩棉田和1.8万亩大豆,我们有12台大型棉花收割机,可以12垅同时收割,我们还有两个棉花轧花厂。平时我们长期雇用15个工人,农忙时再另外加15个,30个人手完全够用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美国的救赎,小说《美国的救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美国的救赎 美国农民的诗意田园生活(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