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驼峰航线TXT下载>>驼峰航线>> 远征军首次入缅(2)TXT下载

    驼峰航线: 远征军首次入缅(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远征军首次入缅(2)

        4月16日,仁安美英军告急,刚刚入缅的新38师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星夜驰援,解了英缅军2万人之围,使免遭灭顶之灾。仁安羌之战也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受到嘉奖和赞扬,并获得英国皇室勋章一枚。

        上述两个战例,已足以说明中、英双方在对待友军和作战态度上的极大差异。

        按照4月盟军统帅部事先征得蒋介石同意而决定的作战方针,是以中国人缅的3个军(8个师)和英国在缅甸的5个整师共20万人的优势兵力与日军在缅甸的曼德勒决战,先消灭或击溃其正面日军第18、55师团的主力,由参谋长史迪威组织实施这场会战。但由于中英两方军事指挥官踌躇不决,行动迟疑,不敢大胆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加之蒋介石从重庆发来的“保存实力,切勿轻举妄动”的十字作战方针,也助长了杜聿明的“逐次抵抗,步步为营”的指导思想,乃至坐失时机,给了日军从海上迅速调来第33、56师团,实施对中、英部队的分割包围和穿插奇袭,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尽管蒋介石曾以战区总司令身份先后于3月3日、4月8日亲临腊戍、曼德勒视察、鼓气并再度当面强调战区史迪威参谋长应对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行使指挥权,但实际部队仍由副手杜聿明掌握,史迪威在协调指挥上作了很大努力,但大权旁落,仍于战无补。于是日军展开正面攻击实施各个击破,侧翼穿插切断我军退路的作战在缅甸全面展开了。

        4月21日,中路日军第18、55两师团主力在上百架敌机掩护下向曼德勒外围展开攻势,中队逐次抵抗,伤亡甚大。同日,据守在曼德勒以南约500公里的乐可失守,第6军的暂编55师陈勉吾部全线败退,而远在腊戍的第6军军长甘丽初直到次日晚尚无所闻而受到申斥。

        攻陷乐可的日军第56师团连夜穿军阵地进入缅北山区,增其先遣部队沿中泰边境大胆穿插于4月24日攻占(棠吉)。待杜聿明率领部队增援反攻激战两日收复东枝时,日军主力部队早已甩开追兵,沿着空旷无人的后方大踏步前进,其坦克部队距我军后方基地腊戍已不到200公里了。

        至此我军始发现日军兵力已增至4个师团(第18、33、55、56师团),双方实力悬殊,且我方又呈现讯息不准、指挥失灵,由此残局越发难以收拾。

        出乎意料,以擅长山地丛林战的日军第56师团,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绕过东枝,继续迂回奔袭近千里,经激战后于4月24日攻占腊戍。

        腊戊失守,引发中国境内一片恐慌,滇缅公路陷入混乱之中,一时间到处火光冲天,爆炸声不绝于耳。

        由于滇缅边境后方空虚,日军快速部队约3000人越过中国国境,以10辆坦克为先导,5月2日攻陷畹町,3日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再占遮放、芒市,4日下午进入龙陵城,畹町沿线的总预备队第66军两个师闻风溃逃,4天内被追击退却300公里,未见抵抗,真是闻所未闻。当日晚日军先遣队一部数百人扮作难民,车载步行,混入溃军与逃难人群,乘黄昏接近了滇西通往内地的咽喉通道——怒江大桥(原名惠通桥),其尖兵扑向桥头不过几百米时,因拥塞抢道,混乱中企图冲过桥而枪声大作,幸守桥官兵队长张祖武临危不惧,果断即时引爆桥上预引炸药,炸毁大桥,局势得以一时缓和,适第1l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率领第7l军的36、87、88师及预2师即时赶到保山,星夜沿怒江布防,至此敌我双方隔江对峙,始稳定战局。而另一支日军中队不足两百人沿腾龙公路,不费一枪一弹,进占滇西名城腾冲,至此,日军在怒江西岸将“胜利”句号划在滇缅公路沿线的废墟上了。

        当日军4月28日攻占腊戍的同时,缅甸境内各个战场的日军开始向中、英军队大举进攻,战斗激烈混乱,盟军已处三面被包围之中,为此,4月29日缅甸盟军三方指挥官在曼德勒西南小镇交施举行了最后一次联系会议,到会者有美国史迪威将军、中国指挥官罗卓英、杜聿明、英军亚历山大总司令及参谋军官等共数十人,鉴于战局形势严峻,盟军已陷入敌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会议着重讨论如何减少损失、突围撤退。英军亚历山大首先发言,他“代表不列颠联合五国准许中国入缅军队及其装备到印度避难,但按照国际惯例,贵军入境前须申请难民身份,由英人予以收容,并在指定地点集中管理……”。接着杜聿明发言:“先生们,我的部队不能接受亚历山大将军的好意,既然我们从中国来,就该回中国去,我们有自己的国家,不必到印度去作难民,我相信日本人挡不住我的道路。”杜凛然退场。虽经史迪威多次向杜提出最好向印度境内转移以保存实力再从印度发动反攻夺回缅甸,杜均未所动,席间罗卓英则以先向重庆请示为托词,会议无果而散。

        就在腊戍失守的当天,负责防守腊戍的第6军军长甘丽初(黄埔一期)逃到畹町,并同刚刚开到畹町的第66军军长张轸一道钻进装甲车,一口气撤退到300公里以外的保山了。

        4月30日下午,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上将不辞而别,带着一排卫队征用一列火车,押着司机开往密支那,准备从那里乘飞机回重庆……罗卓英的逃跑行为,无疑给中队的失败雪上加霜。当然.这时亚历山大毫不犹豫地带着他的司令部撤过瓦城大桥,放弃曼德勒,开始向印度转移,实现他的初衷。</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驼峰航线,小说《驼峰航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驼峰航线 远征军首次入缅(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